最新网址:sk.x3qdu.com

“儿臣不是听旁人说的。”李愔早想好了找补的办法:“李大将军的传奇战绩,长安坊间哪个不知道?就连太常寺的乐人、音声人,也常常把李大将军的大胜仗编成乐曲,九天前,儿臣去太常寺,当时他们正在排演新曲目,其中有一段就说到李大将军攻灭突厥后纵兵抢掠……儿臣骂他们胡说八道,就将他们的鼓吹琴瑟都砸了。”

李愔说着不免偷看李靖,他知道这个话题是李靖的禁忌,也是李世民当年敲打李靖的起因,但恰恰因为这是不开的一壶,现在提起来,后面的事李世民才不会往下深究,因为眼前的君臣都不想尴尬。

李世民恍然,原来这小子去太常寺不是一开始就犯浑,而是因为维护李靖的名声才打砸抢的,那些吹毛求疵的御史只看到我儿子打砸抢,奏本里却不提我儿打砸抢的原因,果然一面之词不可信啊。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表情柔和了许多:“那有关监军的见识,也是你听音声人说的?”

太常寺的奴籍乐人不可能有这样的见识,得找个靠谱的人甩锅才行,李愔思来想去,还得把锅甩给房玄龄,谁让房遗爱是我李愔最靠谱的朋友呢?

况且不管多有见识的话,只要推到房玄龄身上,皇帝多半都不会怀疑的:“是听房相公说的。”

一听是房玄龄所言,李世民释然了,他哼了一声,这老货,宁愿跟朕的儿子说,也不愿意跟朕说,这些话也是谋国之言,他正大堂皇跟朕说,难道朕会猜忌他不成?

果真是人老奸、房老滑,半句不假。

“这些话也是房玄龄骂儿子的时候,你请教的?”李世民问。

不过李世民刚问完,心头便升起一个疑团,自己为什么要说也呢。

李世民又跟李靖谈了些西边用兵的要点和注意事项,这才起身要走。

李靖起身恭送,并上前笑着拉住李愔的手说:“殿下得空时,不妨常来府上坐坐,老夫生平大小数十战,多少略有些个心得,那些坊间百姓传言,不免有不尽不实之处,殿下若感兴趣,咱们不妨聊聊。”

李世民一听,眉头一挑,这分明是要传授李愔兵法啊,便停住脚,回头对李靖笑说:“你个老货,现在不打算藏私了?当年侯君集百般恳求你传他兵法,你却不肯传,弄得侯君集跑到朕这诉苦,朕还以为你要守着那点兵法进棺材呢。”

李靖笑着说:“陛下用兵天下无双,您最是知道的,兵法之道,孙武、吴起、尉缭都已在书中尽述,臣的见识,并没有超越前辈先贤的高明之处,但临阵用兵,三军进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奇正相间,存乎一心,确实不是点拨几句话就能领悟的。”

李世民点头:“在理,兵书上说的是一回事,到了战场是另一回事,朕打了那么多仗,每一仗都没有兵书上模子可遵循,每一仗都得自己琢磨,打仗这事啊,还得看天分啊。”

李靖连忙道陛下圣明。

-------------------

从李靖府出来,天色将晚。

李愔本以为该回宫了,不料此时他的肚子不争气的叫了两声。

李世民看了看儿子,呵呵一笑:“哎,一聊就忘了时辰了,李靖这老货,也不说留朕吃顿饭,朕当年赏他不知多少钱,这老家伙阔的很,一顿也吃不穷他。”

李愔心想,原来皇帝也爱吐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