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辩证全错啊。
误诊误治服药加重很正常,有效反而才不正常。
中药说的一剂知、二剂已,或者覆碗而愈,也许很难完全做到。
但,只要方证对应,就算做不到二剂已,完全可以做到一剂知。
既然一剂知加重,说明是方证不对,应当马上改变思路,再次辨证施治才对。”
吴正源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邹文才:“小伙子,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大米还多,我读过的医书,比你的课本加起来多。
岂有不知,无效或加重,须重新辩证的道理?”
吴志心想,误诊一次,应当会吸取教训了。
他问:“那结果呢?”
邹文才:“见知柏地黄丸加味无效,且有加重的趋势,我当然马上重新辩证。
不过,刚才听了你的话,我也想了下,脉诊我可能错了,脉诊没有谁教过我,自学也没学好,所以很少用,平日主要是配合症状与经验参考下。
细脉,像琴弦那样细细的。
弦脉,还是像琴弦那样。
到底是细脉,还是弦脉,我确实没分清楚。”
吴志心中暗叹,不要说这个中医的黑暗时期。
就算中医盛世,依然太多中医把脉,只是做做样子,掩人耳目,以免别人说他是伪中医。
一个中医,光明正大的说,他不懂脉诊。
这,实际上是事实。
不过很多中医,不敢公开承认,明知不会,也要装腔作势的给予把脉,还一边把脉一边闲聊。
只有像邹文才医生这种为人心正,医德高尚者,才会实事求是的说,他脉诊没学好。
吴志很无奈。
他解释道:“细脉与弦脉,区别很大,很好区分。
【弦脉】:
特征:脉管体长、直.
形直体长,如按琴弦,轻虚而滑,指下挺然。
兼脉歌:浮弦支饮,沉弦悬饮。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大主虚,弦细拘急。阳弦头痛,阴弦腹痛。单弦饮癖,双弦寒痼。
主病:弦为肝风,主痛、主疟、主痰、主饮。
(1)弦在左寸,心中必痛;弦在右寸,胸及头疼。左关弦兮,痰疟癥瘕;右关弦兮,胃寒膈痛。左尺逢弦。饮在下焦;右尺逢弦,足挛疝痛。
(2)主肝胆疾病、痛、疟疾、痰饮。如肝胆疏泄失积诸证,悬饮等。
(3)主虚劳、胃气衰败。多见于土败木贼,其脉弦而细劲,如循刀刃,多全无胃气。
【细脉/小脉】:
特征:脉体细小,状若丝线,应指明显。
脉博动时,指下感觉脉体细如丝线状,有细线条的感觉。
兼脉歌:细主气衰,诸虚劳损。
细居左寸,怔忡不寐;细在右寸,呕吐气怯。细入左关,肝阴枯竭;细入右关,胃虚胀满。左尺若细,泄痢遗精;右尺若细,下元冷惫。
主病:虚证、湿证。
(1)主虚证:如失血、亡精、吐泻过度、久病阴竭阳衰等,皆可见此脉。
(2)主湿证:多见于阳气虚损,湿邪侵凝腰肾。
此外,冬季脉体稍细,不作病脉。
若热病神昏脉细,为脉症不相应,多属逆候。”
邹文才想了想,说:“你这样一说,我好像明白了一点,我再摸摸脉象看。”
邹文才坐下来,给吴秀脉诊。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