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好厉害的少女!

杨尘心里暗暗赞叹。

虽然她先前从未接触过郑氏经学,但还是一眼看出了其解经的主要问题:

《易纬》,是后人以卦气说为框架,对“五经”之一的《周易》做出的阐释。

因为其中包含历数、星象、云气、物怪等杂乱迷信思想,多为儒生所鄙。

而郑氏为了贯通古今、弥合歧义,引用《易纬》为代表的纬书知识解经的做法,亦遭到了历代经学家们的诟病。

杨尘心如电转:

对手既然一针见血地抓住了郑氏之弊,那么再按照郑康成的传统思路,定要落得下风。

……

我本拟藏锋不出,厚积薄发。

现在看来,

宁可承受些天道威压,

也只好先给你来点现代解释学思想震撼了!

事实上,杨尘本人并不是解经大师。

也不是解释学的研究者。

但是,他至少十分熟悉从维科,到施莱尔马赫,到狄尔泰,再到胡塞尔、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这一脉的西方解释学思想。

同时,杨尘也很熟悉以谭献“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为代表的本土源发的接受美学思想,

拥有了现代思想视域,杨尘便能将此世的任何经学体系玩弄于股掌之间。

打定主意,杨尘便道:

“别说民间方士,便是目不识丁的寻常百姓,如果说得有可取之处,也应该承认啊!怎可唯大儒是从?”

唐沛雪一愕,似是从未料到杨尘会在这一点上加以反驳。

“杨公子的意思是,《易纬》的诸般荒诞不经之语,也都可以引为经典的吗?”

“是不是经典,不是你我决定的。”

面对唐沛雪颇具威压的诘问,杨尘不紧不慢地道:

“儒门典籍翻来覆去只有这几种,咱们无论怎样去阐释,总会受到历史和文本的制约。

可纬书所载的新内容,却兼容了我们后人的知识与技术、想象与经验,所以,绝不应该被完全定义为‘荒诞不经’之言。”

唐沛雪眨着一双澄澈的大眼睛,愈听愈是糊涂:

“这……我们解读经文难道不应该是力图还原圣人本意的吗?怎可胡乱为儒门典籍附加他意?”

杨尘微微一笑。

他情知,这位天骄圣女已经轻轻松松地上了套。

“首先,一个很必要且恳切的问题是,我们今日所做出的解读,一定能够完全符合圣人的原意吗?”

唐沛雪歪了歪头,刚想给予肯定回答,忽地转念觉出不对:

是啊,我们又不是古人,又不能穿越回前代,怎么能知道现在的推断一定符合圣人原意呢?

但身为圣女的唐沛雪,毕竟浸淫诗书十余年之久,很快回过神来:

“即便不一定符合原意,但我们依然可以用史料互证等多种方式,去接近圣人意图吧?”

杨尘却道:

“你所谓的‘接近圣人意图’,其实还是为经文内涵预设了一个本质。那这个本质又由谁来保障、谁来证明呢?

如果我说,那些在你看来理所应当的东西,例如同一时代文本间的关联,只是后人臆断的结果,没准本来就不存在,又会怎样呢?”

顿了一顿,又补上一句话:

“向来如此的解读方法,便一定对吗?”

唐沛雪猛地一怔。

读书十余载,确实没人教她质疑过这些看似天经地义的东西。

任何一位儒门经学大师都会告诉她,解读经文要回到原文语境,努力追寻作者本意,以求复原圣人之言。

在这样的原则下,她已经赢下了数不清的辩经论道。

但这一切,正如面前这位俊秀青年所说:

向来如此,

便对吗?

唐沛雪破天荒地感受到了思维瓶颈,几次张口,都没发出声音。

以她六品立命境的实力,其实可以一眼看穿九品修行者的思想根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