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杂志社那边的意思是把这一期连载的部分发出去,看看读者反馈,如果可以就先印十万本。”

其实沈原得到这个通知后,很是懵了一会儿,人文社的大佬们也太急了吧!

按理说,杂志会按每期五万字左右进行连载,如果反馈给力会在最后一期连载的同时,发行完整版小说。

好家伙,上来就是十万本。

郑小龙一边感叹人文社的家大业大,一边想着出版社确实看好才会这么大手笔,对之前于普的想法更加热切了。

今年四月初,郑小龙代表京台刚刚联合几家地方大台搞出个常青藤剧场,这也是中心今年影视项目不断展开的主要原因。

而相对于前景广阔的电视剧市场,眼下中心手里适合的剧本却明显不够用了,而且不仅是中心这边,哪怕是王硕搞出来的海马工作室也不行了。

去年郑小龙还纳闷呢,你说你二三十个全国知名的大作家,凑一块搞出来的剧本为什么就没几个人拍呢,后来他自己不信邪的想买些本子,结果看了以后才发现全是没用的玩意儿。

后来嘛,兜兜转转又回到王硕这里,没办法,这几年他的本子就是特别香。

不过哪怕如此,也依然不够,毕竟王硕能拍的本子都卖的差不多了。

作为业内知名的编剧兼导演,郑小龙的行业嗅觉是很灵敏的,现如今最能吸引观众的就是新类型的电视剧,老一套的是真不行了。

虽然心里已经倾向于普招揽沈原的想法,但仔细想想还是不急于一时,算了,还是等他小说发出来看看再说。

在一旁坐着的沈原可没心思管郑大主任怎么想,现在他正震惊于刘大记者透露出来京台的能量之中。

“你的意思是说,京台自己就有音像出版公司?”这真是意外之喜啊,了解到这些年音像出版权的管理有多严后,本来沈原还准备接触一下唱片公司呢。

“88年那会儿就组建好了,不过这几年除了影视剧发行和借出来的批号,音乐专辑这块确实没怎么搞过。”

沈原靠在椅子上仔细琢磨了一下可行性后问道:“那发行怎么搞?我听说咱们北边音像出版物很难过长江去卖,京台能解决?”

“……听说确实不行,不过咱们台搞的常青藤剧场也包括南方的几个大台,你看?”

沈原靠在椅背上仔细琢磨了一番,说出了心中的想法:“这么铺货太麻烦,而且空缺的市场太大。”边说着看了一眼正在跟叶经说悄悄话的郑小龙。

正想着有空闲了找郑小龙聊聊,一边聊天一边注意着他的郑主任直接问了出来:“小沈这是有事要跟我聊?”

“额,郑主任,我是有事想让您想想主意。”斟酌着话语,沈原往郑小龙的椅子旁靠了靠说道:“我写了首歌,顺便收了几首,准备出个专辑……”

“你是想问发行的事吧?没问题,不仅京台有发行渠道,我们中心也有一些渠道可以用上。”郑小龙没等沈原说完,直接豪爽的答应道。

有需求好啊,反正是台里的资源,顺水人情的事。他也没问沈原怎么想着要发专辑的事,文艺青年嘛,理解。

哪知道沈原直接摇了摇头说道:“郑主任,发行的问题我应该能想到办法,我想跟您聊的是常青藤剧场。”

“嗯?小沈你是想让跟我们有合作的电视台帮你宣传?”

“对,据我了解,现在全国规模比较大的地方台都有自己的音乐栏目,就想让您帮忙介绍认识一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