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带回来的流民恍然大悟,这年头大明动乱不休,官府管不过来又不能不管,所以做法往往是退而求次,什么事情都是一个诛杀恶首。

想到此处。赵长拉着十岁的儿子单膝跪下道:“恩人年岁不大,却是赵某生平最为敬佩之人。”

李乘舟扶起赵长,他心中却没有这般伟大,只是想着如何树立人们的向心力,然后才能走后续的操作。

而至于事情不成,这年头,两条腿的难不成锁住了不成?信心多一点,真个有人需要自个人头顶的话,人家无情我放屁,带着全家趁夜跑路谁能奈何?

但这些话是能说的吗?李乘舟抓住赵长的手对着所有人道:“好吃好住好好活,往后李家堡就是大伙的家,而谁要让大伙儿不得好活,李某人的长枪就敢戳中他的脑袋。”

“这话,我也是对李家堡的所有人说的。”

翌日晨,

李乘舟起往崇信县,这次他带着三十青壮,配着十柄环首刀,四张兽蹄筋猎弓,粪叉竹矛十余,说不得浩浩荡荡,却也颇有气势。

队伍里有棺材匠,杀猪匠、泥瓦匠等,这些村乡之间同游方郎中、媒婆、榨油的、织布的、兽医、神婆、戏班子、卖货郎、豆腐匠等往常必备的职业,如今都早已经失业,却没想到再就业便是生平第一次去县城,倒是有人欢呼雀跃。

县城距离李家堡不到四十里路,李家堡人却接近九成的人不知道县城的城墙长什么模样,这后世的灵魂见惯了车水马龙交通便利自然难以理解。

但这终究是常态,属于洪武大帝当初里甲制制度的遗留产物,明初,太祖制定一百十户为一里的规定是为了便于黄册制度的推行及完善地方机构等原因,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的编制有其特定的教化作用。

但弊端是人人无事不得路引,但农民能有啥事?这事儿太封建,大明历代自称圣皇皆是不曾纠正。

陕甘北很乱,所以民间百姓除却甲胄其余兵器皆是齐整,李乘舟此番受得家族支持,甚至见到了嘉靖年间的雷铳,虽然已经破败不堪用,但至少是有。

就这么一行人,明目张胆的,一路上没几个愿意靠近。

李乘舟将张自若送到崇信城附近,便离去了,如今单靠张秀才这个关系户可不能随时进城,东边乱成一团,总听说杀官放粮,贼吓人,县里的乡绅土豪可不敢随意让大队带刀人马进入。

李乘舟去的地方是崇信往凤翔二十里铺,那里是个小地方,简陋,但李乘舟是铁打的关系户,睡觉不要钱……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