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刑完毕,赢启起身离去。
官员们大多数路都走不稳,有的甚至扶着城墙,一点点的挪回家。
观刑带来的震撼让百官惊惧不安,不少人开始认真审视监国的九皇子赢启。
从灭杀赵高到击破匈奴大军,再到公开处斩冯去疾。
九皇子杀伐果决、手段烈。
俨然一代雄主!
在他手下做事,要更加小心谨慎才是。
次日早朝,大臣们比以往提前半个时辰抵达,恭敬的站在自己的位置等候。
有的官员甚至连行走的路线都是一条直线。
当赢启步入大殿的时候,大臣们把头埋得很低,生怕自己的目光亵渎了九皇子,整座大殿异常安静。
“李斯,念!”
赢启一挥手,李斯直接宣布政令。
今天的早朝很特别,赢启没有和大臣们商议。
直接颁布政令!
第一条就是下令将阿房宫和始皇陵的民夫征调到关中垦荒。
六国战乱,关中民生凋敝。
百业待兴!
建设好关中,可以为大秦提供一个庞大的补给基地。
政令中,赢启给予屯田民夫丰厚的奖赏。
凡垦荒种植的土豆、红薯等农作物,国家只收取七成。
要知道土豆、红薯的亩产在四千斤以。
哪怕民夫只收三成,亩产也达到了一千多斤。
何况赢启还免费发给农具、兴建住宅。
这等丰厚条件极大调动了民夫的积极性。
可以预见,来年关中大地必定一派丰收景象,成为大秦最富庶的粮仓。
第二条政令是开凿灵渠。
这条政令和第一条似乎矛盾。
第一条采取了休养生息之策,而第二条却在南方招募民夫,开凿灵渠。
灵渠位于南越边境。
那里本就山高林密,瘴疠遍布。
群臣不明白九皇子为什么要在那儿开凿一条数十里长的运河。
不过,群臣也没有反对。
昨天处斩的可怕一幕历历在目。
谁也不想成为第二个冯去疾!
何况,九皇子说了,开凿灵渠的钱由他筹措,用不着动用国库。
群臣自然不会有意见。
只是,臣子们十分困惑,九皇子赢启从哪儿搞到这么多钱。
开凿一条数十里长的运河耗费巨大,至少要数百万贯钱。
哪怕是大秦国库也难以负担。
赢启笑了笑,令李斯颁布地三条政令。
这第三条政令是组建精盐作坊,制作和售卖精盐。
群臣顿时不淡定了!
这精盐不同于海盐,味道十分鲜美。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