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御书房内。
“扩廓此次来势甚猛,各地均报,自辽东北平,直到边陕一线,皆有北元骑兵出没。”太子朱标说道。
“儿臣,参见陛下。”燕王朱棣拜见朱元璋。
“参见太子殿下。”朱棣又拜见朱标。
“你接说。”
“儿臣刚才与大都督府会议过,拟调长兴侯耿炳文赴西州,颍川侯傅友德赴太州,分别归秦王和晋王节制,赞按军务。”朱标说道。
“两个人对调。傅友德去西州,耿炳文去太州。”朱元璋说道。
“父皇,儿臣以为二人对调,怕是有些不妥。”朱标说道。
“老四,你和你老岳父去过塞外,你对耿炳文,傅友德也都打过交道,对你大哥的这个安排,你是怎么看的?”朱元璋问朱棣。
“回父皇儿臣觉得,大哥的安排还是相宜合适的。其实,大哥说的很清楚,两个侯爷各自有各自的长处,但是也有各自的短板。颍川侯用兵灵活,这一点魏国公也夸奖过,他的才能,但是他为人专断,不好相处。长兴侯,用兵持重,做事谨慎小心,每次出征都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他和颍川侯比起来,不会有什么大功,但也不会有什么大错。这次之所以父皇每次派他出征,都不让他做一军主帅的主要原因。”朱棣回答。
“老二的脑子,没有老三灵光。你是怕他驾驭不了傅友德,于是就干脆派了个听话的过去,是这个意思吧?”朱元璋问道。
“是,父皇。”朱标说道。
“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就老三那个脾气,他能容得下个,说一不二的副将吗?至于老二那边,他原本就不是个当大军统帅的材料,你再派个耿炳文这样的副将过去,往后这个仗怎么打?派傅友德去西州,再派个宣诏诏使过去。告诉老二就说你的话。让他明告诸将,就说他会效仿当年,李孝恭、李静平江南故事,把陕西的军务,全权交给颍川侯,这也是让他们看看,朕的儿子们的胸襟。”朱元璋说道。
“是,父皇。”
“那老三那边。”朱标问道。
“老三那边的事你不用管。,耿炳文虽是谨慎,但是他不是没有脑子。哪些话该听,哪些话听不得?他心里有数的很。行了,你的事儿说完了。你知道叫你来干什么吗?”朱元璋问朱棣。
“你真是有长进了啊!都知道揣摩你老子的心思了。两年前运河淤塞,王保保就立刻打了过来,如今朕刚要让亲王典兵,北元人骑兵又大番进宫,探马军司,给朕查,就是把这个应天府翻个个,也得把藏在后面的人,给朕挖出来。”朱元璋吩咐朱棣。
“是,遵旨。”
锦衣卫府衙。
“千户,盛庸参见殿下。”
“你知道,探马军司吗?”
“回殿下,探马军司,乃是由当年的颍川王李察瀚,所设的探子密报,标下不敢欺瞒殿下。
在齐王军中,探马军司的一干事务都是由李察瀚和扩廓父子亲自掌管,其他人等,就是如亲厚乃儿不花,也不得与闻。殿下有一个人或许知道一些消息。”
“谁?”
“符离公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