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春耕是封建王朝的头等大事
回到县衙的时候,正好是下午3点左右。
来不及回后院换官府,直接带着郭二就来到了前院正厅。
正厅并不是县衙审案的地方。
县衙审案一般是在大堂。
大堂高挂明镜高悬,两边有‘威武、肃静’的牌子,两班衙役手持水火棍分列两侧。
给人的感觉十分压抑。
所以这种场合怎么适合开会嘛。
县老爷召集手下开会,都会选择在县老爷的签押房,也就是县衙正厅。
果然,等他来到正厅门口的时候,就听到里面吵吵闹闹的,跟菜市场一样。
正厅里此时已经坐满了人。
叶瑾没有犹豫,直接大跨步走了进去。
他仿佛自带噤声技能一样,刚刚跨进正厅门槛,‘嗡嗡’的嘈杂声立即乍然而至。
叶瑾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直接走到主位做好。
他刚刚坐在主位,正厅里的这些人就在户房和工房司吏(各房的老大叫司吏,手下则叫书吏)的带领下,黑压压的就朝叶瑾行跪拜大礼。
对于明朝的跪拜礼节,叶瑾很无奈。
他真的不喜欢别人随意朝自己磕头跪拜。
但是行跪拜之礼乃是明朝朝廷明文规定的制度。
虽然不像清朝那么盛行,是人是鬼都要下跪行礼,但是行跪拜之礼的场合也比较多。
唉!
入乡随俗吧。
所以叶瑾摆摆手,让所有人站起来。
然后目光才从这些人的脸一一扫过。
这些人都是元县各乡各里的里长、粮长、乡长等等。
算是元县基层组织人员吧。
明朝的基层组织比较混乱。
有里甲制度,就是每110户编为1里,由丁粮最多的10户担任里长,其余100户则称为甲首。各里中无力承担差役的鳏寡孤独人户,则带管于110户之外,称为畸零户。10名里长以10年为一个周期轮流应役,先后顺序根据丁粮多寡预先编排,每年由1名里长率领10名甲首应当差役,并负责‘管摄一里之事’。
而在,在南直隶、浙江、湖广、江西、福建等田赋数额较多的省份,朝廷还陆续建立了粮长制度。
粮长的编派,大致是‘以万石为率,其中田土多者为粮长,督其乡之赋税’。
至于乡长?!
并不是和后世一个意思。
这里的乡长是‘乡族之长’的意思。因为古代宗族观念很强,一个家族通常生活在一个区域,所以管理一个家族或者一个地区几个家族的,就叫‘乡长’。
明朝奉行皇权不下乡。
所以这些基层组织都不是国家行政机构,而是民间组织。
“今日请各位来县衙,是因为春耕将至,所以衙门也有一些关于春耕的事宜要交代各位。”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