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又有白洞?”肖东林对这个真不懂。
“黑洞的另一面,就是白洞嘛。”马大哈解释:“黑洞是吸的,吸得太多,压缩后,膨胀,就要从另一面喷出来,另一面出的,就叫白洞。”
“倒也有道理。”肖东林点头:“那意思就是,搞一个黑洞,从西边吸水汽,到东边喷出来,这边就下雨了?”
“对的。”马大哈道:“湿冷温润的水汽碰这边干热的空气,发生剧烈碰撞,自然就会下雨了。”
“好象有道理。”肖东林想了想:“这个好玩哦,想要水了,就弄个黑洞,去那边吸一下子。”
他说着问:“那个黑洞白洞,你能弄出来不?”
“要在短时间内形成吸力强大的黑洞,需要两种化合物,烃一和烃二?”
“什么听一听二?”肖东林听得一脸懵。
“烃一和烃二,是两种元素,不过这两种元素,这边没有,是后世从另外一个星球发现的,这两种元素碰到一起后,会发生剧烈的反应,因此形成黑洞。”
“就跟核裂变一样是吧。”
“对的。”
“这边没有那怎么搞?”肖东林着急了。
“那边有啊。”马大哈道:“另一个星球,这两种元素很多的,那边应用广泛,也有很大浪费,废品堆里可能就有,因为有些公司买了后,没用了,就丢了,也有用这个合成另外的材料的,也可以提炼,不过具体我不确定。”
“那就去确定一下。”
“如你所愿。”
机器人做事,不打折扣。
天快亮时,马大哈回报:“我在一个废弃的化学品仓库里,找到了一百吨成品,另外在其它一些废材料里,也找到了合成品,大约可以提炼几十吨。”
“太好了。”肖东林大喜:“这些材料,可以做几个黑洞。”
“看黑洞大小,十公里半径,需要一吨烃一烃二,二十公里要三吨,三十公里要六吨。”
“越大,需要的原料越多是不是?”
“是的。”马大哈道:“十分里半径,是费效比最高的,而且我计算了一下,这边抽水汽,十公里半径其实是够了,因为抽出水汽后,是居高临下,只要过了希马拉雅,一遇热风,就可以下雨了,下的雨,都在山这边,所以白洞喷出的水汽,其实不必要太强的功率。”
“对的对的。”肖东林立刻点头:“只要下在山这边,那就行了,反正水流是从西向东流。”
马大哈道:“我查了地形,这边西域走廊,海拨是比较低的。”
“没事。”肖东林大大咧咧挥手:“这边缺的是水,有了水,一切好说,高也好,低也罢,那是水利专家的事了,我管不着。”
讨论半天,天也就亮了,肖东林给王城打电话:“王哥,我要去老班长那里呆几天,要不你先回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