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恩局长并没有怎么处置莱恩,只是一句“年轻人难免火气大,我们这些前辈应该多多包容”就草草了事。
卡尔森对此也是一直愤愤不平。
二是,莱恩一来警局就连破了几个连局里最有经验的老警察都破不了的积年悬案。
莱恩的办案过程神乎其神。
哪怕是再难的案子,他仿佛能够轻易一眼看破案子的关键,精确锁定凶手。
而通过事后验证,莱恩的判断无一失手。
一时间,莱恩声名鹊起,成了罗恩市所在的特省最炙手可热的警界明日之星。
甚至有传言,由于莱恩表现的过于亮眼,连市长都听过这个神勇警官的名声。
上头甚至准备在科恩局长退休后,让莱恩直接跳过卡尔森,接任局长。
于是新人莱恩成了卡尔森升迁之路上最大的竞争对手。
在这之后,卡尔森一有机会,就对莱恩冷嘲热讽。
只要是有能给莱恩制造麻烦的机会,卡尔森一定不会放过。
接下来,会议继续。众人开始讨论复盘案件细节。
只是卡尔森的脸色从头到尾一直铁青。
说起来,这个案子确实有点离奇。
最初,是有人报案,在城外河道里发现了一具尸体。
案发地点正是第一分局辖区。
经过勘验和比对,警方确认死者名叫查理,是个无业游民,平日偶尔接接散活为生。
根据尸体的腐烂情况,法医判断死者死于一周前。
尽管当时尸体是被麻袋包裹,尸体保存还算完好。但警方并未在尸体以及周边找到任何收获。
没有指纹,没有脚印,没有任何可以指向凶手身份的线索。
而查理平常也是深居简出,社会关系非常单纯。
通过对死者生前常接触人群的排查,也未能发现有人拥有作案动机。
案件侦破一度陷入困顿。
由于尸体被发现时,周围正在举办宗教活动,有很多市民目睹了尸体。
更有教会的好事者声称这是神的预示,将有大事发生。
因此人心惶惶,社会影响很是恶劣。市长对此极其重视,下令科恩局长限期侦破。
屈于这种压力,科恩局长只好紧急抽调本在忙其他案子的莱恩参与调查。
结果,这一查,竟然还让莱恩挖掘出一个警界丑闻!
当莱恩动用能力,查看查理生命中最后的十五分钟时,他看到了一个穿着警服的身影!
凶手身份竟然是名警察!
在得知凶手竟是名警察的时候,科恩局长本是忧心忡忡。
他没几年就退休了,要是这个凶手是自己手下的人,好好退休的愿望怕是要泡汤了。
幸好,最后经过调查,把凶手锁定到了第二分局高级警司德雷斯特,
科恩局长才长出了一口气。
原来,德雷斯特喜好打牌,经常没事去本城崔斯特先生开设的赌场玩上几把。
结果,一来二去,就和当时在赌场临时兼职荷官的查理熟悉下来。
赌场上,从来是十赌九输,德雷斯特当然也不例外。
而以德雷斯特的好赌性子,警察的微薄工资源远不足以应付德雷斯特的支出。
于是,德雷斯特便欠下一屁股赌债。
按理说,德雷斯特身为警察,赌场本不敢对其过于逼迫。
可偏偏,赌场老板崔斯特背后有一尊了不起的神秘后台,便是市长也要让他几分。
德雷斯特便只好天天疲于应对赌场的债务催讨。
为了还钱,德雷斯特便将目光放到了晚上走夜路的女士身上。
大部分时候,德雷斯特的目标是独自一人行走的单身女性,
可偶尔,如果目标能带来的期望收益足够高,德雷斯特也不介意对结伴而行的路人下手。
而这时候,只凭德雷斯特一个人,肯定是没法完成任务的。
他需要一个帮手。
于是他找到了查理。
在平常人看来,二人身份差距悬殊,一个是警官,另一个却只是无业游民。
并且,两人日常活动区域也无重合,因此很难将两人联系起来。
再加上德雷斯特的警官身份,天然具有迷惑性。哪怕查理失手被抓,即便查理招供德雷斯特,德雷斯特也大可以说是出于旧怨的诬陷。
毕竟,在大部分人看来,无业游民和负责治安的警官发生冲突,并不是一件稀奇事。
更何况,以德雷斯特的警官身份,得到一些消息要比旁人容易的多。即便真发生了什么,也能很好的减少查理被抓的风险。
于是,两人便这样相安无事、默契的配合了很多年。
直到那天晚上....
在一个寒冷的晚上,很多天没有开单的德雷斯特盯上了本市社交名流卡特夫人。
目标是卡特夫人身上的钻石项链。
因为那天卡特夫人的身边有丈夫作伴,德雷斯特便叫上了查理一起配合抢劫。
这两人作案经验丰富,很顺利的抢到了钻石项链。
故事直到这里,还只是一次简单的抢劫事件。
但就在第二天,事情还是发生了变故。
不知为何,德雷斯特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去黑市销赃。
而是联系上卡特夫妇,要求他们赎回项链。
卡特夫妇答应了。
然后就在当天晚上,就在交易现场,卡特夫人出手谋杀了自己的丈夫。
而德雷斯特利用自己的警官身份,成功脱离了嫌疑,并作为现场证人,参与指控卡特夫人谋杀。
此时,项链还在德雷斯特家中。
而就在他回去之后,德雷斯特发现查理竟然试图偷窃他们共同的战利品钻石项链。
二人发生了争执,结果就在冲突中,查理当场死亡。
事后,德雷斯特开着自己的轿车,将查理的尸体运往城外河道,毁尸灭迹。
最后,在莱恩收集的强大证据面前,德雷斯特无从辩驳,供认不讳。
就此,一桩本来普通的谋杀命案竟然牵扯出警察公然多次参与抢劫的案中案。
至此为止,整个案子的侦破过程都可谓是警界典范。
在死亡回顾的帮助下,莱恩早早就锁定了目标对象,并以此为基础,搜集到的证据链环环相扣,毫无破绽。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最后在将案子转交给第二分局后,
凶手德雷斯特在层层看守之下,竟然还是成功越狱。
连带着赃物项链也是不翼而飞。
但这个案子造成的影响却没有止步于此。
此事一出,不仅在罗恩市造成广泛议论,更波及全国,如同一颗石头丢入水面,引起千层浪。
民众对警方长久以来积累的不信任也因此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在重重压力之下,第二分局局长被迫引咎辞职。
然而,
民众的愤怒却并未因此平息。
于是,整个维特公国警界,便在宰相的主导下,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整顿活动。
只是,
破获这个案子的最大功臣,莱恩警官,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获得更多奖励。
在对外宣传上,案件负责警官一栏也没有他的名字。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警局众人都不知道的名字。
很明显,
莱恩是被人抢功了。
毕竟,这样一个轰动全国的案子,论功劳,怎么轮得到一个因事下放到罗恩市的小小警官头上呢。
很快,
会议结束了。
莱恩揉着自己的肩膀,走出会议室,正准备继续自己摸鱼的一天时,一个灰衣男人拦住莱恩的去路。
而科恩局长站在一旁,欲言又止。
“莱恩警官,初次见面,我叫斯蒂芬,来自约克城警察厅。”
“我这次过来,是受安德烈先生委托,想和你聊聊罗恩市警察局第二分局高级警司德雷斯特抢劫一案。”
安德烈在维特公国是个很寻常的名字。
只是很不巧,那位代替莱恩接受宰相嘉奖的约克城年轻警员恰好就叫安德烈.维恩!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