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外商出入都是乘坐花城出租车公司的汽车,百分百会看到车上的宣传单。
加上叶薇设计的单子很简单又一目了然,甚至不需要外文注释就能看懂这纸上说的是什么,很有记忆点,从展会大门口找到二厂展位非常容易。
……
有了这些举措后,杨振东等人肉眼可见的斗志昂扬起来,走路都带着一股风。
展会办事处也很给力,当天就按着杨振东他们提供的平面图重新布置了入口处。
当然,这些人没忘了把所有展位都画在平面图上。
索性杨振东他们这些边缘展位还有个独立的特别平面图展示,倒是没有被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等展会正式开始第一天,叶薇跟着守在展位上,本来她以为种种举措之下,起码得等上一天的时间来反应消化。
结果就在开展后不到一个小时,二厂几人还在紧张的时候,居然有个南洋华侨主动找上门了。
这倒是出乎叶薇意料之外,她本以为对二厂产品有兴趣的必然是隔壁那个岛国。
她是真忘了这时候给国家创汇出力最多的终归是这些华侨爱国人士。
对方显然是个利落人,在认真看过展品的材质、做工后,询问报价,当场就和杨振东讨价还价起来。
按说这个场合的所有价码上下浮动都不会太大,不过这位老先生相当给力的想砍下一块肉来,直言道:“你们这东西也就是个新鲜,没什么核心技术,要价太过了。如果能给个实在价,那我们现在就可以签单,我要的量可不是小数目。”
杨振东心动了,叶薇有点儿着急。
一开始她就说过,这个价格是在参考多方面的信息后制定的,采购商绝对有的赚。
而且他们的东西值这个价,如果这些采购商真打算拿着他们的创意回去自己生产,那他们除了要考虑原材料的消耗外,还要加上高价人工费,就算去找个小国定制生产,消耗的时间精力或许得不偿失。
因为二厂这东西总会有人买的。
先买到手的自然就会先占领市场,到时候一包装成高端产品,就算有了便宜的替代品,能得到认可的可不多。
毕竟这些采购商销售对象都是消费水平高的对象,这就是叶薇一直重点强调的市场定位。
好在杨振东最后坚持住了,还把叶薇之前给二厂几人定价时讲的理由给包装了一下,复述一遍。
对方没有当场签单杨振东也没懊恼,反而主动拿出一个小型镂空折扇样品送给对方说是留作纪念。
这时候大陆还没多少赠品概念,这么小的普通木料做成的小东西也不至于被人说成是行贿,反正杨振东也跟主办方打过报告了,就算有人指指点点也无所谓。
做生意嘛,就是要灵活变通和成长。
本来,大家都以为这单黄了,接下来虽然也有一些客商过来询问,但像那位老人一样干脆利落的谈订单的基本没有。
要说杨振东也不是不后悔,不过他是打心眼儿里认同叶薇的观点,要知道卖出一件十块钱的商品可比卖十件一毛钱的产品利润大得多。
这才是第一天,他就不信二厂这么撒网还捞不到一条大鱼!
然后,就在当天下午,早上过来压价的侨商回来了。
就是之前杨振东给出的最低价,他没再砍价,不过在产品细节上又做了许多要求,其中一点就是要打上他们的商标。
说到这里时,叶薇不得不掺和了。
“米先生,关于厂标这东西真是不好现改。因为我们的供货方向是全世界,不可能每个订单都做出相应变动,成本价可不一样。如果说您有这方面要求,其实我这边有个更好的方案。”
说着,她转身拿起旁边桌子上的包装盒给米先生看。
“您瞧,这是我们厂的配套产品,别说印个商标,就是加上地址和广告信息都没问题。而且这东西定板容易、修改方便、出货还快,可随时应对最新变动做出配套改变。就算您觉得来我们这边变更设计内容不便,也可以直接订下标准款,然后回去找一家当地质量好的印刷厂随时定制。”
米文利没想到这个内地姑娘如此机灵,几句话就让他差点忘了原本的打算,竟然真开始考虑起订下包装的念头。
但米文利是个商人,不可能任人随便两句话就冲动下单。
况且这花里胡哨的东西看着漂亮,回去换种材质一样能起到包装精致的效果。
叶薇能猜出来米文利是怎么想的,因此淡定说道:“或许先生觉得我们这个木质包装成本过高。但您就是做精品生意的,自然知道什么叫一分钱一分货,当您花一块钱进行包装时,自然可以很容易的从顾客那里赚回来九块钱。这可比您花一毛钱的包装只卖个五块钱强多了。”
“别说什么太贵没人买,要知道我们二厂产品可是做了多方面市场调研的,专门针对各年龄段的优质女性客户,相当容易卖得出去。其实这价位在您的日常销售对象中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吧?您许是过于看重这个成本问题,反而忽视了这东西创造的包装价值。”
米文利听了这话终于收起漫不经心的态度,默不出声的仔细思考着叶薇的话,反复观察展位上摆出来的包装类产品。
最后,还回头用外语问了女秘书几句话。
然后,二厂除了之前的木质工艺品和各种扇子外,又签下来了一份数量可观的包装订单,成功在第一天就完成了一笔外汇收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