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虽然是庆历四年,但这篇文章却是庆历六年写的。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先是去河东,两年后又去邓州,在那里,他写下了留传后世的岳阳楼记。
当年,陈让就因为背诵这篇课文还被留过堂,所以印象是非常的深刻。
现在,他要是把这篇文章当着呼延庆的面背诵出来,不知道呼延庆那乌漆麻黑的钢鞭会不会落得自己的头上,把自己当妖孽给锤了。
都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看眼前这个陈让,小小年纪竟然知道朝堂之事,对陈让这个读书人的身份,呼延庆已深信不疑。
至于他说的那个陈子昂,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一个人,已经不重要了,终宋一朝,冗兵极其严重,吃空晌的人有很多……很多……他要是随便说个名字,也只能由着他去了。
呼延庆原本是骑着马的,见陈让背着小姑娘实在有些吃力,觉得自己骑在马上又好像有些不妥,当年曹大将军在见没有功名的读书人时,都要正衣冠的。
自己不过是军中一个小小的武义郎,还是不要坏掉这个风气为好,当即翻身下马,跟在陈让的身后,让出半步的位置,以示自己对他的尊重。
当陈让看到呼延庆的表现后,不禁暗暗地叹息一声,这大宋王朝,还真的是成也文人,败也文人呀。
大宋王朝,重文轻武,与士共天下,靖康之前,还没有杀读书人的先例,这个他是知道的,只是,像眼前这般重视,还是超出他的想象。
陈让是大学生没错,但却是扩招后的大学生,早就没有以前那种众星捧月的感觉了,他是真的没有想到,那种对读书人的尊重,他还能在千年前的大宋边陲享受到。
原州城外,是有护城河的,说是河,好像也不对,因为河里没有水,严格来说只是一个干涸的水沟。
西北本来就不是一个多雨的地方。
尽管河里没有水,但要进城,还是得经过吊桥,城门外,原本是聚集着很多难民的,呼延庆过来的时候,早有兵丁上前,将他们赶到两边去了。
就这样,呼延庆进城了,陈让两兄妹也进城了。
而那些守在城外的难民,在呼延庆他们进城之后,又呼拉一声回到原位,原来是什么姿式,现在仍旧保留着原先的姿式在那儿守着。
也许是原来的姿式省力些,陈让也没有去细究,就这样背着小妹默默地走在军队的前面。
城墙隔着,城门关着,兵丁守着……
总体来说,城内的气氛还是不错的,歌舞生平虽然谈不上,但该有的秩序还是有的,老百姓也没有像城外那般惊慌失措。
看上去,就像就是两个世界。
或许,这原本就是两个世界。
“呼延将军……不好意思哈……你看我家小妹饿得都快晕过去了……你看能不能借我几个铜钱……如果再不给她东西吃,我怕她撑不住……”
进城之后,在路过一个面包店的时候,陈让停住脚步,他可以挨饿,但小妹实在是不敢再饿了……
呼延庆点点头,借钱是不可能借钱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借钱给他们的,但给他们买点吃的,也是可以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