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和作文倒是相对更有好一些。
仔细一看,果然如此。
开篇的选读音正确的和字形无误的就让李林纠结许久,
不过好在,
常识题正好撞到李林的枪口上了。
考了一个杜甫的《旅夜抒怀》中的“月涌大江流”的上半句,
一个苏轼的《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的后接句,
考了一个老舍塑造的形象王利发和常四爷的作品名称,
还有一个《人间喜剧》的作者。
前两个自然不必多说,千古名句,谁重生回来不复习都会。
第三题倒是有些难度,但李林正好看过那本书,也会。
就是最后一题有些蒙圈,
不过,四道对三道,
李林已经超标完成了任务。
接下来就是现代文、文言文和古诗的阅读理解。
现代文不好说,毕竟原作者来了也不知道出题人想要什么答案,李林只好凭借自己的理解尽可能地客观回答。
古诗和文言文倒是容易一些,
但一圈下来,李林也用了将近一个半小时了。
此时,只剩下最关键,分数最高的作文题目了。
李林一看,与以往一样,这一次仍然是命题作文:
请联系你对社会和生活的感受及认识,以“我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文章。
备注: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中规中矩的题目,难度不大。
虽然没有额外给其他信息,但“我能”这两个字明显要写关于自信的问题。
自信,是一个高频话题。
考这个,无非是想考验大家面对挫折的态度,已经对自信的理解。
在李林看来,自信分为很多种,
不假思索地,李林脑海中浮现出张先生对山中女孩的激励: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这是对逆境的抗争,是对命运的怒吼;
他又想到李白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是对实力的把握,是对未来的期待;
他还想到那无处不在的人说,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对质疑的嘲讽,是对信念的坚定
……
片刻之间,李林便找到三个诠释自信的维度,
对于高考作文,显然已经够了,
于是,李林便开始搭建框架,寻找材料去丰满它。
看着草稿纸上的大纲,李林满意得点了点头,提笔就要誊写在答题纸上。
但当李林刚刚写下,
我能,
这个题目时,
他突然愣住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