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对于一个原本没有任何人气和关注度的普通参赛者直播间,一天之内突破百万观众,已经实属不易了。

而且在喷完了棒子国的沙比网友后,大家看了看直播间,也忽然被这传统艺能所吸引,留了下来。

由于没有互动功能,观众们只能单向的看到参赛选手的直播,所以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以为叶炜编的是一个箩筐。

但随着筐越来越高,直径却比一般的箩筐小了不少时候,大家又纷纷猜测其他来。

等叶炜编完筐的整体后,出现在观众们眼前的,是一个高不到一米,有点长方形的框。

随后只见叶炜拿起几根更细长的竹条,把它们放在手里揉搓,然后一根根卷在一起,渐渐揉成了一根竹绳。

再把这竹绳从框的面一圈小孔中穿过,另一头从框的下面穿过,如此两根竹绳子都在框的一面穿过,形成了两根肩带。

“哦!这是背筐!我说怎么看来来比箩筐要小,要高。”

“原来是用来背在背的,这个小哥哥好聪明啊,手也灵巧,这才一个多小时吧,就徒手做了一个背筐出来。”

“还是在没有现代工具的情况下,用自己作的石头工具切个的竹子,厉害了!”

“篾匠!这小哥绝对是个老篾匠了!”

“这种纯手工艺品在城市里基本看不到了。”

“别说城市里了,现在乡下也看不到几个,只有一些老人还会边框,手艺都快失传了吧。”

“真厉害啊,有了这么一个背筐,以后就方便很多了。”

“看别人荒野求生都是带工具求生,像露营一样,还是这小哥厉害,手工活做得这叫一个娴熟。”

“诶,这小哥拿起石头还要干嘛?”

直播间里一条条弹幕飘过,不少人为了不让弹幕挡住都选择了屏蔽一些无关紧要的弹幕。

只见屏幕里,做完背筐的叶炜拿起背筐在火烤了烤,把多余的竹毛烤掉。

然后放下背筐,从周祥哪儿接过已经烧穿孔的木棒,拿起一块一头大一头小的长方体石头,开始把小的那一头往木棒的孔里塞。

塞进去试了试,发现有些地方卡住了,又拔出来,用两根树枝夹起一块木炭放在木棒的孔里继续烧。

如此反复,直到长方形的石头能和木棒的孔完美契合后,再用编制的竹绳把石头和木棒的连接处绑起来。

一把石斧就完工了。

PS:有书友看吗?觉得这个题材怎么样?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言。

如果大家觉得这个题材可以,喜欢看,请投一些鲜花、评分票,让我知道还有人在关注着。

万分感谢!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