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大人看似给几人辩解的机会,实则已经对他们的身份定性。
张清头脑冷静聪明,熟悉律法,怎会轻易认罪,说道:“大人明鉴,我们几人跟牧小侯爷只是见过一面,没有任何仇怨,为什么要做杀人的勾当”
“你们当街曾跟牧小侯爷发生过冲突,可否属实”
“属实”
尚大人继续问道:“牧小侯爷被害当日,你们去过案发地,可否属实”
“属实”
这是一种套话定案方式,先找到不可否认的事实依据,证明犯人与案情的必然联系,忽略掉中间的合理性,让犯人没有辩驳余地。
张清开口解释道:“大人问的事都是实情,不过我们并未杀人”
“有没有杀人,本府自有判断,现在问什么,你们答什么”
张清明显已经进入了问话圈套,接下来便会慢慢完成推断逻辑。
“你们为什么当日到神观庵”
张清道:“我们是听信了一个道士的话,到神观庵烧香祈福”
“可有人证”
这是基本常识,哪个游方的道士骗过钱,还会傻乎乎在一个地方呆着,明显是要坐实张清缺乏人证的事实,用于后面定案。
尚大人听完张清的回答后,说道:“陶大人,本府已经查明案情”
陶老头眯缝着眼,笑道:“是否已经确定他们是凶手”
陶老头懒洋洋的样子,像是晚没有睡好,估计心里巴不得赶快定案,回家再补一觉。
“从目前的证据看,此三人确实有重大嫌疑,可以确定是杀人凶手”
“那就定案吧”
张清拼命喊冤,但已经没有人再理会。
所谓庭审,只是走个过程,只要陶老头不反对,事情基本已经算是内定。
几条人命又不是杀只鸡,这就算证据确凿了,完全是胡闹,他算见识到昏官断案的草率。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