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第二次三国历史研讨会召开。
刘东、陈院长、王教授,走进会议大厅,马成为人们眼中的焦点。
“确实年轻!”
“如果不乱来,是个前途光明的好孩子。”
人们小声议论,刘东凭借《三国演义》,赢来的名声和口碑。
因为《大秦帝国》,损失殆尽。
哈哈。
这些人啊。
等会儿面子要挂不住了。
看着周围这些老朋友的脸色,陈院长和王教授在心里一阵暗喜。
沈副部长,很是纠结的登台。
意味深长的拍了拍刘东的肩膀。
“小伙子,你还年轻,以后的路还很远。”
“眼前的挫折和质疑,不要挂在心,专心把精力用在工作和学习。”
刘东知道沈副部长的好意,微笑着点头回应。
勉励几句,沈副部长站宣讲台。
“有请刘东台,来为我们讲解《三国演义》。”
刘东缓缓站起,从容的走过去。
“各位好,我是刘东。
是一名会拍片子的历史学科学者。”
历史学科学者,这是刘东给自己的定位。
学者需要严谨。
《三国演义》,确实不错。
但这孩子,缺少一个严谨的态度。
现在称作学者,还有些勉强。
算了,就当给沈副部长面子。
今天先不追究《大秦帝国》,的问题,安心听《三国演义》。
在场的学者教授,有的低头,有的叹息,有的不屑一顾。
总之是一副不待见刘东的模样。
刘东并不着急,对着话筒缓缓开口。
“关于三国历史,我们先从黄巾之乱说起……”
“曹小白呢,特别喜欢别人的老婆。”
“从张济到袁绍,一个都没放过。”
“后来在土城,降了关羽,掳走了刘小善的二位夫人。”
“当时呢,大概是九月份。”
“来年六月,阿斗出生。”
“以曹操的手段性格,难免会让人产生联想。”
卧靠!
这么重要的细节,怎么就忽略了呢!
曹小白爱别人老婆,人尽皆知啊,不能忽略啊!
在场的众教授恍然大悟,一脸理应如此的表情。
“在长坂坡,赵子龙固然勇猛,但想在数万军马的重围中保得性命,岂能那么容易。”
“可曹小白,偏偏不让放冷箭,分明是想放赵云活着离开。”
“究其原因,大家想一想,会不会和赵子龙怀里的阿斗有关系!?”
“反过来,赵云和阿斗逃出生天,刘小善偏偏要摔孩子。”
“表面,是为了赵云。但谁又能确定,刘小善此刻,是不是已经发现,自己顶了一片草原。”
语不惊人死不休,刘东侃侃而谈,观点独特,引人深思。
这孩子,确实是有才华。
罢了罢了,《大秦帝国》的事情就先不理会了。
观点新颖奇妙,如果能改正错误,是个有前途的孩子。
一番讲述,刘东凭着实力。
征服在场的专家学者。
关于三国,人们纷纷发出感慨。
“厉害呀!原来三国还能如此解读,开眼界了!”汉武大学张院长感叹。
“绝对没错,关羽穿一身绿,还戴个绿帽子,就是想提醒他大哥!”叶集大学王教授突发奇想。
“《三国演义》,博大精深!”江浙大学李教授有感而发。
现场的气氛好转,《大秦帝国》被忽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