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笙这边就一亩地,米少,竹爷爷他们要卖的也不算太多,出发较早,算是第一批去赶场卖米的。
出发前,村民们都送上祝福,由衷地希望竹笙的米能卖个好价钱。这可是他们村子里最好的米呢!
虽然原身有过去镇子上的记忆,但竹笙亲自走,还是第一回。
用扁担、竹筐挑好米,抗在肩上,从她那茅草屋出发,穿过大半个村子,就开始翻山。
竹溪村有一段路是沿着溪边的,地势相对平坦,溪水两岸有许多石块垒砌起来防止雨季水位上涨。从竹笙那破茅草屋走到这段,路上两边的房屋也越来越好。
她那栋房屋已经很旧了,原主人去世后一直是破破烂烂的,连着土地一起被村子收回,等竹笙被王秀荣赶出来后,村长默许了竹笙住进去。周围的邻居房屋比竹笙这栋久未修缮的好一些,但也好不了太多。
到了这段,纯木质结构的院落就多了起来。长廊、飞檐甚至池塘都有,现在这些人家不一定还富有,但至少祖上阔过。
路上竹诚给竹笙讲古,也说起了竹溪村的历史。他们这块儿实在是偏,盖因祖上是战乱年代的富户进山避难而形成的村落。田地虽然少,但也够吃,位于深山腹部,远离外界危险,渐渐繁衍生息起来。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竹溪村有段时间是靠竹子过活的,那会儿也是竹溪村最富有的一段时间。
从山上竹林中砍下竹子,放入溪流,沿着竹溪这些竹子就一路飘出去,卖个好价钱。
但是都在这竹里山中,山内这边的村子能卖山上的竹子,山口的村子凭什么不行?
他们还不用漂流那么长一段呢!
邻村竞争,加上市场变化,人们鲜少盖竹楼,也少用竹制家具了,竹溪村渐渐又没落了下去。村民们靠外出打工挣钱,留守的老人孩子就是在家种地,混口饭吃。
一路上这样边走边说,竹笙好几次见竹爷爷肩上摇摇晃晃时都用灵气悄然托一把,看着不知道还有多远的路,不禁一声叹息。
真的翻山时,才知道有多累多难。走过山中小路,跨过溪流,脚底会有碎石、树枝划过,还要注意身形,不能让挑着的米洒了。
等他们走到场市那边,中午都过了。竹诚从怀里拿出早上让林奶奶炕的饼子,递给竹笙一个,了然地说:“饿了吧?”
场市之中虽然有卖吃的的,但是谁舍得买呢?
竹笙哪怕舍得,也知道老人这会儿的心疼,不会特意去扫兴,高高兴兴地接过来,“多亏了林奶奶准备,不然我还真不知道吃什么了。”
她一边接过饼子啃了起来,一边撩开盖在米上面的布。时间不早了,米贩子把场市内的米大多看了一遍,眼见新来人了,本来只是不经意地一瞥,眼神忽然就被那米吸引得移不动了!
那个米贩子快步走来,用手舀起一把,这些米颗粒分明,十分饱满,颜色几乎透明,米粒中心白部分极少,整粒米浑然一体,毫无裂痕,没有任何发黄或者碎裂的颗粒,都不需要靠近鼻尖,大米所特有的清香就一缕缕传了出来!
好米!
这米的品质比其他米不只好了一成两成,若是能被他收走,卖到城里岂不是能卖更高的价格?
但是他要卖高价,给这种地的倒不一定要那么高的价格……
米贩子眼珠子一转,心里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作响,矜持道,“米不错,但今年收成好,大家的米都不错,你这,一块二怎么样?”
竹笙对价格不大了解,看向竹诚。
她看见竹诚的眉梢狠狠地一挑,对米贩子摇了摇头,不愿意多说了。
那米贩子似是有些后悔,但没有多说,斜睨两眼就走了。
等他走了,竹诚啧了一声,一道道沟壑形成的面容像是凝固的岩浆,下层满是汹涌流动的愤怒,“一块二是今年的常价,你这米品质高出来那么多,别说一块二了,就是两块四也卖得到!”
可恨那米贩子,竟然就给一块二的价格,无非是看他们不可能挑远了,场市内卖米的又多,想压价!
“别急,这个不买还有下一个。你要是坐不住了,也去逛逛吧。”
竹笙一听这话,霎时坐不住了!她的米,怎么就只值一块二呢?
她在这场市内逛了一圈。
南方的赶场,其实就是北方的赶集。这里卖米的、卖晒干山货的、卖小吃的、卖香料的都有。
竹笙转了一圈,尤其是在好几个卖米的摊子不远处停了停,听着米贩子在那里压价,眉头皱得越来越深。
她本身对大米没有歧视。都是她地里长出来的宝贝,都好吃,干饭人怎么还能嫌弃呢?
可是她不歧视,别人显然在歧视。
竹笙在一个卖山珍干货的摊子前停下。这里放着一堆堆干木耳、干笋还有干竹荪,竹笙一看到后者不由自主就停下脚步,竖起了耳朵想听听自己的价格。
“这竹荪怎么卖?”
“一百二。”
竹笙听见这价格差点跳起来!
摊子前的顾客看了看,竟然没有嫌弃贵,还开始挑挑拣拣起来了。
竹笙怀着又高兴又悲伤的奇异心情转到一旁卖米的地方,见一个米贩子用手捧起一撮米,在掌心揉搓两下,仔细瞧了瞧,又闻了闻味道,最后报价,“一块二毛三。”
“成嘞!”
就一块二毛三?!
竹笙把整个场市走了一遍,悲哀地发现,一块二毛三可能就是普通好米的最高价了。
别人不了解,只以为她的米就是普通好米,但竹笙可知道这是用灵泉和灵壤种出来的,在修行界不是有良田的门派或是本体为植物的散修,根本就种不出这等品质的灵米!
一旦吃下,尤其是配合上灵蔬,能祛除体内杂质,延年益寿,美容养颜,当做普通大米来卖都是在亏本卖了。
更何况,连竹荪都能卖一百二一斤,她竹笙种出来的米,营养比那干竹荪都丰富多了,怎么能连一百二都卖不到呢!
竹笙走回摊子,从旁边找了一小块破纸壳,用水在上面写了几个字:一百二。
她把这纸壳插进了自己挑来的米中。
很快,竹笙这里就热闹起来,路过的人无论是不是米贩子都忍不住驻足停留,欣赏一会儿这竟然敢喊价一百二的大米。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