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侑也改变不了,要是按自己的想法,只带五万骑兵,去跟高句丽打三五年的持久战,不能以一战解决问题的想法来做事,阳极则衰,杨侑觉得这次出征,就是阳极的表现,从准备到人数,太过了,已经让大隋百姓活在生死线。
杨侑骑在马,晒着三月的烈日,不知是因为树多,还是河溪多,没有后世那种烈日灼身的感觉,烈阳下湿润的蒸腾感,反而让人感觉很舒服,前面是韦氏和刘氏的马车,要去大兴处理黄皂和盐的事,后面是苏威的马车,官道修的真的很好,马车没有颠簸之声,“侑小子,前几日遇到你二叔,这几年来,难得见到齐王脸有笑容,要跟着陛下出征吗?”,苏威问题。
杨侑:“苏爷爷,你猜对皇家的事,这可是犯忌的哟!”
苏威:“也是啊,猜错了是趣淡。说说吧,陛下出征了,朝廷之事怎么处理啊!”
杨侑:“我可不知道,苏爷爷你让我往东就往东,往南就往南,我如今连你们官职的名称都叫不出来。”
苏威:“哈哈,老夫初为官的时候,光是记这些官名,还有那些大臣的名字,郡县的名字,可是下了死功夫,都花了五年啊!”
杨侑:“没想到你老为了做官,弄成这样子。”
苏威:“有错吗?读书人自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你小子怎么老想着偷懒呢,明明有能力,且是个闲人性格,等陛下回来,建议陛下多派些任务给你。”
杨侑:“不是吧,我跟你老没仇吧!这么坑我,我还想去王阳中晒太阳,那才叫生活。”
苏威:“你还是别想了,那是不可能的,陛下也不会放你去,兰州的事处理的让群臣和陛下都赞叹,朝中的事按步就班就行,其它有什么要做的吗?你小子鬼主意多。”
杨侑:“陛下刚出征,事情应该不会多,小子我觉得啊,这两个月,尽量要把关中、洛阳、太原,还有兰州的边的春耕做好,其它都不怕,就是水是个大问题,苏爷爷,你觉得呢?”
苏威:“这四地有种有粮,春耕只要不出现大干旱问题就不大,朝廷可以严令郡县做好抗旱的准备,不少县秋种才是大头,到时候种子还借吗?”
杨侑:“借,当然得借,地里绿了,心就踏实了一半。”
苏威:“看来你小子这些年走过不少地方啊,了解的比老夫还多。”
杨侑:“小孩子嘛,好玩贪吃,好玩,就会多走走,贪吃,就会多关注吃的,就这两点追求。”
苏威:“你这是跟先贤对着干,那有这样理解好玩贪吃的,完全就是正理用来解释歪想法。”
杨侑:“说的太好听,阳极生阴,物极必反啊,你老被长辈用鞯子抽着读书时,觉得开心吗?”
苏威:“开心个屁啊,经常哭,不对,你小子别饶我,那有你这样编排至圣先师的。”
杨侑算是看出苏威的为官之道,首先是理所当然觉得当官就是正道,就是以天下为己任,其次是有底线,杨广亲口说的,朝中苏威的话还有几分可信,杨侑是顶着王爵被废,这些年才敢把看到的真实情况写信谏,再有就是苏威像他自己说的,下死功夫,花五年时间,把官名、大臣、郡县之名记住,他说的记住,应该是熟记于心的那种,说了个县名来,他马知道是属于哪郡哪州。
做到这些,即正派、又熟于天下和朝中情况,想不升都难,讲底气,人家从心里就是理直气壮的当官,如何跟他比;认跟级关系,敢说真话,级也许不喜欢,不过也会重用,这次杨广出征,留下敢说真话的苏威;玩阴谋,他连官名都熟记于心,有交情的同僚肯定比其它人更多,怎么跟他玩,杨素都被陷害过,苏威如今位极人臣;论熟悉天下,杨侑还想不到朝中有其它大臣,能把天下郡县熟记于心。杨侑是从心底佩服,要是自己,能做到一两条就不错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