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长恒谢过老太太的指点,在寿安堂待了许久才回了自己院子。
三日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日盛长恒和盛长柏就要去参加殿试了,殿试在崇政殿举行,会试通过的一百五十多个贡士在殿外等候,待官家和诸位大人坐定殿前侍卫才将众人放入殿中。
盛长恒高中会试头名顺理成章的坐在第一排的第一个位置,盛长恒坐定后抬头朝当今官家望去,只见坐上之人慈眉善目不似个掌管整个天下的皇帝,倒像是个平易近人的老者。
周仁宗坐在大殿之上看着阶下众人脸上也露出了不易察觉的笑容,对旁边的宦官问道:
“这坐在第一位的少年郎就是这次会试的头名,怎得如此年轻可有双十之龄?”
旁边的宦官对周仁宗回道:
“这位小郎君就是这次春闱会试的头名,是工部员外郎盛纮的幼子,今年才十五岁,四年前乡试也是头名,去年举办的中秋诗会那首《水调歌头》就是他作的。”
周仁宗看着台下的盛长恒心中也有些吃惊,大周朝开国至今也从未有过这么年轻的殿试者,才华横溢啊!
周仁宗盯着盛长恒看了许久,越瞧越喜欢。
盛长恒不知道殿上众人的想法,拿到此次殿试考题心中打好腹稿,将脑海里的想法和论据写在纸上,等写好修改一遍再誊抄在试卷之上,这次殿试只有一题,从辰时考到酉时。盛长恒答完后检查了一番就将答卷交了上去待在原地等待殿试结束。
周仁宗看盛长恒交卷没有露出什么表情,一直等殿试结束后,待翰林院众人将此次殿试优异者的文章呈给他,才看到了盛长恒的文章。
翰林院众人将五名优异的文章挑选了出来交给仁宗定夺,周仁宗看着递上来的五篇文章心里有了计较,回身对翰林院众人说道:
“此次殿试这位名叫白易的学子文章可当状元头名,至于这盛长恒我在殿中倒是见过,那身姿如松,星眉剑目,面冠如玉,仪表不凡,我看这次的探花郎就定他了。余下的榜眼,传颅就按你们的意思吧。”
翰林院众人领下口谕就退下了,连夜将剩下的卷子判定下来,一连三日才定好殿试考生的名次。
殿试考完盛长恒和盛长柏就跟着盛纮一同拜访各位同僚和盛老太爷之前的同年们,想为两个儿子日后的授官铺铺路。待殿试唱榜这日全汴京城都沸腾了。
一大早盛家盛长柏和盛长恒就去了崇政殿外等待唱名,两人走到殿外按照殿试位置站好,巳时正刻负责放榜的官员开始唱榜,从后往前,盛长柏比会试的名次还前进了一名,盛长恒按照周仁宗的要求被点为探花,倒是这个白易去年中秋诗会也有几篇名诗传世,前段时间的会试也拿了第二名,这次殿试却拿了个状元郎,想来也是个文采斐然的人物。
待所有的名次都唱完后,就有人在殿外准备了马匹衣服和红花准备簪花游街。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