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老爷子在南边打了十几年仗,灭了的小国一双手都数不过来,俘虏的外夷全被拉回大晋挖矿或者开山建路了。大晋这些年通往南方的道路这么宽阔平坦,基本上就是这批俘虏修建的。

所以他爹一往广州府去,即使没有大姐夫罩着,只要报出祖父的名字,怕是那些官员都要好生招待。毕竟当年那批大军里不少的军官们都留在那边,担任驻防官职。

后来调令下来,老爷子去了西边,继续征战,那条汉代著名的丝绸之路上的国家,现如今一半都是老爷子打下来的。所以他爹的商队往西域去的时候畅通无阻,也是因为有人照顾。

现在他大伯和大哥听说还带着军队驻扎在西疆,那边小国无数,又在南边方向发现了好几块肥沃之地,估计又在磨刀霍霍,准备灭国之战了。毕竟,以大晋喜欢对外征战的架势,每年不灭上几个小国,这一年武勋们都不好意思伸手问户部要军饷。

他在心里默默算了一下,觉得大晋快要把整个欧亚大陆拿下来了。这种喜欢对外征战的性子,也还是太祖养成的,史书上记载,太祖统一中原之后,就挥军北上,灭了大金、西夏、西辽、吐蕃、大理、克烈,将这些俘虏全部拉入大晋,修运河,建马路,挖煤矿、铁矿,总之什么辛苦干什么。

之后又往北杀入草原,将蒙古骑兵赶往西边,又组建海军,准备出海,只可惜最后出了个真爱,将这个事业耽误了。

等到太宗继位,他是个工作狂,且自认才干不输于太祖,那时候北面的羁縻州在往西,东北边的三韩之地、海上的倭国,琉球群岛、南边的百越之地再往南,全都有大晋的将军带着大军进行灭国收土之战,收拢战俘,运回国内,送入还没开发之地进行建设。

当时的岭南,还没有现在这么繁荣,那时候的岭南虽然是大晋国土,但瘴气丛生,气候闷热,并不是宜居住地,是太宗,往这里投入了两百万的战俘,一百万的士兵,又将工部善于治水的官吏、大匠、太学里的工科术科学子接连派了过去。

实地调查,制定方案,之后挖沟渠,改道河流,炸平山川、砍伐森林,治理沼泽,历时五年,才将整个岭南的水利网连在了一起,调理顺了这里的地势,将原先的水泽之地,变为了能够生活,能够种植,能够让百姓长久居住之地。才将这片区域水患、瘴气治理好,但这里还是稀无人烟之地。

为了发展这里,之后太宗下诏全国,只要是去岭南定居,便能免费授地,第一批者,十一到四十五之间授地五十亩,十岁以下孩童二十亩,四十五以上三十亩,不分男女。诏书由锦衣卫从京中传出,没用一个月便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当时所有百姓都疯了,连夜去官衙门前排队报名。

拿到凭证后,便拖家带口往码头赶,那里有朝廷专门赶来免费运人的大船,所有人深怕去晚了,赶不上第一批,那时候有坐朝廷船队去的,也有同乡结伴走陆路去的,沿途都有驿站能供人休息,总之,当时几乎想要土地的农民全往岭南涌去。

而在这道诏书发布之前,太宗便在京都连开三届考举,选出来上千名的官员全被派往岭南,又让军队将询问那些退役士兵愿不愿意去岭南生活,愿意的先授田两百亩,然后都会升为小吏,派往这名官员手底下任职。

等这批官吏到了岭南,进入划分好的县、府,开始带着俘虏在工部大匠的指挥下,划分田地,留下建村的宅基地,等待百姓的到来。第一批人到来的时候,有军队专门在码头接人,然后按照顺序,进入一个个村庄,开始由指定的村长按照凭证和户帖发放土地。

之后又用了五年,原先在众人眼中不适合居住的地方快速发展,一座座海港拔地而起,一艘艘海船从外面运回大量的财物,一个个原先普通的农民开始发家致富,越来越多的商人涌向了这里,越来越多的小国来到了大晋,然后早就建好海军的太宗开始了他海上的争霸之路。

每每看到史书上了了几语记述下的这些令人热血沸腾的事情,明瑾就想要回到过去,看看太宗的英姿,随后他又想起这么大的版图,太祖怎么光顾着增加军队火力,大建基础设施,却忘了将蒸汽机撸出来?

否则的话,现如今大晋的船队怕是要将黑龙旗插遍全世界了。毕竟连北极圈内,都有大晋军队活动,还有什么地方能阻止他们呢!

除了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

他心里突然闪现过去一个想法,他觉得自己现在在系统里学的那些课程或许可以改改,向理科倾斜一下。反正他精神力强,多学几门不算吃重,他也不缺钱,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说不定他能将交流电都给整出来。

明瑾一心二用,一边想着这些有的没的,一边听老爷子大谈往事,直到有小厮来报:“侯爷,正院已经开始摆饭了,一屋子人在等着呢,老太太让快过去,别饿了四少爷的肚子!”

李岳今日见着了小孙孙,觉得后继有人了,心里高兴,不觉得就多说了几句“刚刚兴致上来了,所以没注意时间,走,四郎,咱们用午饭去!”说着,便带着明瑾去了正院。

此时府里几房的女眷都知道今天侯爷亲自抱着四少爷去马厩选马,听说心情很是愉快。平时那个马厩里的马匹,可是碰都不让府里人碰到。大夫人倒是无所谓,反正她丈夫有用,儿子争气,除了没有孙子,在没什么不满的了。

而且她知道的更详细,毕竟公爹吩咐管家打扫大练武场的事,她这个掌家媳妇儿怎么可能不知道。当时听说这件事后,她还庆幸,幸亏有四郎,否则老爷子整日里盼着重孙的,媳妇儿压力大,她压力也大。

毕竟儿子还远在西疆的佂西军中,想要重孙,这没人也不成啊。要是到时候老爷子直接动用关系,将儿子调回来,这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可不能因为这么个原因拖了儿子后腿。她可不想满京都的武勋知道,他儿子回来是生孩子而不是升官的。

至于二房,二夫人恨铁不成钢的看着自己儿子,随后就被继夫人瞪了一眼“明杰就不是那块料,强求不得,要是真在侯爷手里练出个好歹来,我看你去哪里再找一个这么好的儿子!”

说着,还安慰起孙子来“孙儿别理你母亲,难不成从小练武,进羽林卫舒服吗?也不看看那些孩子吃了多少苦,我可舍不得我孙子吃这份苦!”

倒是李明杰,一开始还有些惭愧的低着头,小时候祖父也训练过他,只可惜他实在是受不了练武的苦。

后来听到祖母的安慰来,又来了精神,对啊,自己身在公侯之家,本就不缺富贵,干嘛要去自讨苦吃。像父亲和陆二爷那样潇洒一生不也挺好。这样自我开导着,他还美滋滋,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

这时李岳带着明瑾来到正院,先向老太太问了安,在等三位媳妇儿向他行礼问安,才带着四郎往左边桌子去了。

等看见男宾这边也只有二房两个孙子,皱了下眉,等他带着小孙孙入了席,才开始发问“老二呢?今天全家聚在一起,他又没什么差事,怎么不在?”

右边女眷的那一桌上,继夫人听到这话,用眼神示意自家侄女,二夫人见了,捏着帕子,绽开了一个有些僵硬的笑容,才开口回答“比赛结束之后,二爷没跟着我们一起回府,说是同窗相邀,赴宴去了!”

“同窗相邀?赴宴?”李岳听到这话,冷笑一声“呵,不过是些狐朋狗友,一起去花楼喝酒罢了!”说着,便直接转了话头“行了,他不回来,还省的我见着了心情糟糕,开席吧!”

明瑾见着偌大的席面上就他祖父和三个孙儿,稀稀疏疏的,女眷那边人到不少,毕竟府里未出嫁的姐姐还有六个呢!

相比那边的热热闹闹,这边却是气氛严肃。二哥见着祖父好似老鼠见了猫似的,只低头夹了一根嫩笋尖,慢慢吃着,好似只要有菜占据嘴巴,他就不开口说话来一般。

三哥,一向没什么存在感,此时也是,也不夹菜,只闷头扒着饭。至于老头子,严肃着一张脸,一双虎目不停的在两位哥哥头上打转,眼中的嫌弃压的他们二人都抬不起头来。

“爷爷,吃菜!”说着,明瑾用公筷夹了一块红烧肉,放在老爷子面前的小碗中“您尝尝,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我都吃了三块了!”

“好,多吃点才好,可别像你二哥一样,吃饭和吃药一样!”说着还撇了一眼李明杰,“也别像你三哥,只知道吃米饭,连菜都不会夹!”说着,他也用公筷夹了一块炙虾放到明瑾面前的空碗碟里,“多吃些虾,能长高!”

“谢谢爷爷!”道谢之后,明瑾夹起烤虾,一口吃了,还别说,味道挺好。而听了一顿批评的二少爷和三少爷,吓得面色苍白。

只是见到四弟竟然敢夹菜给祖父,且祖父脸色还挺好之后,心里佩服极了。换了他们可不敢,实在是祖父一放下脸,表情就特别可怕,周身的气势也特别吓人,李明杰都感觉老爷子在朝他放杀气。

一顿饭就在气氛各异中结束了,李明杰和李明文也松了一口气。今天父亲没来,所以换成他们俩直面祖父吓人的气势,幸好后来四弟救场,与老爷子你来我往全程祖孙和乐,让他俩躲过了一劫。

“明杰,你随我去一趟宁熙堂!”原以为躲过一劫的二少爷,听了这话,僵笑着点了头,随后由小厮掺扶着跟在明瑾身后往宁熙堂去了。

真正躲过一劫的三少爷,内心高兴的立马将自己缩了起来,祈求祖父别看见他。等他们走了之后,三少爷才松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看到这一幕的几位小姐,均是偷笑不已。

一路上,二少爷担惊受怕,一直在仔细回想这段时间有没有犯什么事。直到宁熙堂里,老爷子懒得看二孙子那怂样,直接开口“我听四郎说,他下午要跟你去富贵坊玩玩,今天人多,照顾好你四弟。还有不准带他去那些不正经的地方,若是让我知道了,家法伺候!”严厉的语气,吓得李明杰双腿打颤,差点跪在祖父面前拍胸脯保证,绝不带坏四弟。

“嗯,我记住你的话了!”李岳看着二孙子那没出息的样子,实在是辣眼睛,干脆再看看一旁面色如常的小孙孙,心情好多了。现在他倒是明白了他老娘喜欢在看见自己之后就去看表妹的心情了。

“行了,别呆在我这儿碍眼了,赶紧走吧!”实在是不想承认下面那个是他李岳的孙子。

虽然老爷子满脸嫌弃,但得知能离开之后,李明杰如释重负一般,立马行礼让小厮掺扶走人,速度之快,动作之流畅,一点不像腿上有伤的样子,简直让明瑾叹为观止。

又陪着祖父说了一会子话后,明瑾才在小厮的护送下,回了自己的院子。此时院里静悄悄的,丫鬟们全都出去玩了,只留了两个看门的婆子。

“少爷回来了!”顾妈妈在窗口看见人影后,立马出了门,“不是说去宁熙堂了吗?幸好红袖和绿衣两个丫头还没出去呢?”

“奶娘,我和二哥出去后,你便也回家看看吧,总不能过节了还让王管家一人回家吧!”明瑾劝道“再说石头哥刚好书院放假,也好久不见你,该想娘了!”

说到这里,明瑾又补充道“对了,奶娘,别忘了去库里,拿上两刀宣纸回去,给石头哥带到书院去练字!”

“他才多大,哪用得上这些纸!”顾妈妈说到这里,还有些发愁“就他那个脑子,我也只指望他能认两个字,以后做个铺子掌柜就行了!”实在是这个小儿子脑子有些笨,明瑾听了,也没办法,他若是不去太学,倒是能让石头跟在自己身边做书童,护着他。

但不行,毕竟太祖旨意在那儿没法更改。皇子公主都得去太学进学,更何况他呢!“奶娘别担心,等石头哥大些了,或许就好了!”

“也只能这样想了!”顾妈妈无奈,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对了,上午的时候陆家兄弟来过,是为了那些衣服鞋袜道谢的,你不在,我就让红袖绿衣招待了,之后王管家过来,将龙舟比赛赢的银票送了过来!”

“两位表哥也太过于客气了!”明瑾听了这话,倒是没多说,只问道顾妈妈“王管家这么快就将银票送来了?我还以为得等上几天呢!”

“武勋本就是第一批兑换的,那赌坊管事再一看咱们侯府的腰牌,直接就收了凭证将银票给了王管家了!”顾妈妈说到这里,很是骄傲,毕竟他们侯爷手掌实权,乃是禁卫军统领,世子又是征西大将军,大少爷也是中郎将,全是军中实职,也是一刀一枪拼回来的。他们侯府在武勋之中更是不逊于顶尖的那几家国公府。

要不,为什么二爷出去,有那么多人巴结,三爷经商,一路顺畅,还不是靠着侯府的名头。

进了屋子,明瑾就瞧见一个雕花木匣放在里屋的榻上,顾妈妈将钥匙递给明瑾,才掀开帘子,出了屋。

明瑾打开匣子,一沓银票躺在里面,拿出来数了数五十张一百两的银票,20张五百两银票,十张一千两的银票,合计两万五千两,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正正好。直接掏出两张一百两的银票塞入怀中,其余收入空间,明瑾才出了里屋,往书房去了。

“少爷,带些现银身上,到时候也好打赏!”一旁,听到少爷回来的红袖直接从自己屋子过来,将顾妈妈装好的两荷包碎银子给明瑾系在腰间。

“这坠的慌!”明瑾身上已经挂了几个配饰了,在来两包沉甸甸的碎银,总觉得不太舒服“算了,别系了,我塞怀里吧!对了,惊蛰、谷雨呢?”

“他们在前院候着呢,少爷您什么时候出发?”绿衣端了杯茶来。明瑾见此,也不在去书房里,干脆在屋里和她们说话。

“怎么还没出去玩?我看院里的小丫鬟们都不见踪影了!”坐在榻上,明瑾见着两个大丫鬟,“今天外城人多,记得出去的时候注意安全!”

两个丫鬟见自家少爷小小年纪就这般端方持重的样子,都笑了“少爷您放心吧,咱们呢都是结伴出游,安全的很!”

“行了,你们玩去吧,等今日过后有的忙呢!”明瑾说完,问起一旁笑着看几人的顾妈妈“奶娘,今天后面的大练武场收拾的怎么样了?”

“说起这事还奇怪了!”顾妈妈说到这里,一脸的疑惑“本来今天后面的施工都停了,结果少爷您去了福寿院后不久,府里大管家哗啦啦的带了一大堆人来,我们也没敢过去瞧热闹,只听说下午就能将大练武场收拾完,顺带着也能将咱们后面园子的改建做完!”

作者有话要说:每天日万,希望小天使多多支持!感谢在20210826144230202108290631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呼啦啦啦啦30瓶迟厌20瓶扶苏10瓶澜芝5瓶一声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