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深以为然,“娘好,大伯娘也好,做咱们柳家的儿媳都是有福气的。”
她的祖母早早就过世 ,无论她娘还是大伯娘都是嫁进门后就没婆婆,妯娌两从没吃过婆婆的苦,也就不会在儿媳面前摆婆婆的款。所以,无论之前大伯家的三个儿子说亲,还是她这个弟弟说亲,都多的是好人家的闺女争着抢。
虽说她跟方氏现在的婆媳关系,有诸多方面的因素在,但不能否认方氏本身是个不错的人,“我就是大姐口中的有福之人。”
“那就好好过日子。”
叶清函应是。
见她这样,柳枝很是满意,转而问题柳云帆的事,“大弟这段时日下来怎么样?跟新夫子可还习惯吗?学得怎么样?”
古代的女人出嫁后,除了逢年过节,不然就是有其他特别的事,否则不能轻易回娘家。而她膝下两个孩子都小,正是费精力的时候,弟弟拜师那天回来过一趟后,就再没回来。难得回来,自然要关心关心弟弟的情况。
“他一天跟夫子学四个时辰,上午下午各两时辰,照他自己的说法,这个夫子很是不错,他学习的效率比以前高很多,他说夫子还会教他一些官场上的事。”以前柳云帆都不会跟家里说学习的事,叶清函跟他说适当跟家里说一下情况,能让家里更放心,他照着做了。
“听着的确不错。”虽然柳云帆跟她说伍子敬比县学的夫子还好,但村里很多人都说这人名不经传,挺多柳枝不免担心弟弟是为了安自己的心,特意说好话给她听的,如今听自己的亲娘这样说,她总算放心,“他这边没问题,我就放心了。”
因为这个弟弟连续夺得童生试三场考试的案首,不说丈夫公婆就是那些妯娌都对她好不少,这要是弟弟能高中出仕,那她在婆家就更加能挺直腰杆儿了。而且弟弟要是出仕为官了,往后她的孩子想要读书科举就比较容易。
关心完弟弟读书的事,柳枝开始关心起妹妹的婚事,“过年谢均有来家里坐坐吗?”
说起这个方氏的脸色就不好,“说是除夕那天下午才回来,当天晚上吃了年夜饭就匆匆回了县城,连一个晚上都没留。他娘初一倒是专门过来替他告了一趟的罪,说他正争分夺秒学习,为这次考进县学做准备,让家里体谅他一番,回头等进了县学再让他上家里来拜访。”
“难道少了来家里走一趟的时间,他就考不上了,他家到咱们家来回都不用两盏茶时间,茅房上久一点都不止这个时间。”柳枝的话里满是嘲讽,“爹在的时候,一天恨不得来家里几趟,爹这才走,连过年这么大的节日都不来走一趟,这茶也凉得太快了。”
谁说不是这样,可人家都说这是为了读书,他们能说什么,“你这话可别在你妹跟前说,免得平白给她添堵。”
“就他们这行事作风,一旦有更合适的对象,肯定想办法退亲。”想到那个提起未婚夫就满脸希冀的妹妹,柳枝觉得有必要好好跟她聊聊,“叶姐儿人呢?”
“在你大伯娘家跟眉姐儿一起做鞋子呢。”
“我去找她聊聊。”
方氏没阻止柳枝,只是提醒她,“谢家的事你不用多说,她自己门儿清着呢。”她这个二闺女虽然长得像她,性子却不像她这般没主见,且看着柔弱却有着别人不知道的坚韧,谢家那边真退亲,她会伤心却绝不会求对方不要退。
“放心我随便跟她聊聊,不提谢家的事。”
两姐妹聊了什么,除两个当事人谁都不知道,不过从两人的表情看,应该聊得不错。反正吃饭的时候,两人脸上的表情都很轻松。
吃过午饭,柳枝一家子就拎着大包小包回去了,姐夫那边出嫁的姑娘下午回家,他们赶着回去一起热闹。
本来以为这天就这样了,谁知道柳枝一家没走多久,家里又迎来了个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看着眼前羸弱的少年,叶清函着实意外,“你怎么过来了?”
“今天大姐回家,说了很多柳家的情况,我不放心,所以过来问问情况。”少年回答了叶清函的问题,而后湿漉漉的眼睛看着她,“姐,你老实告诉我,你在柳家的日子,是不是不好过?”
没错,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原主的嫡亲弟弟叶长松,一个因早产一直身体羸弱的小少年。
“你又不是不知道,她最见不得我好,最喜欢贬低一切跟我有关的人和事。”
“可没听到你亲口说,我还是忍不住担心,所以姐姐就跟我说说嘛!!”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