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为什么说不可能呢?

因为很有可能你路都走错了。

甚至可能前面已经走到了悬崖上。

这种时候,你越是努力,越是能感觉到原地踏步的痛苦。

“陈娟当然是最快的,不愧是奥运会决赛级别的选手,她的身高,就像被抵消了负面作用,只剩下了积极。”

“韦勇丽也不错,虽然启动能力不如陈娟,但她也很快就冲到了第2位。”

“弯道加速,都很不错,陈娟继续扩大优势,韦勇丽也在不断蚕食和前面选手的前伸数。”

“看看弯道途中跑,陈娟速度起来了,极速展开……与所有人的差距都在瞬间拉大!”

“可能唯一能跟住一些不至于被完全甩开的就是韦勇丽。”

李韬也点点头。

“韦勇丽这枪是有想法的。”

李韬以前是国内第1人,也是亚洲第1人。

作为运动员转成的教练。

对于运动员本身的一些心理层面的感受,会比没有运动员经历直接做教练的人……

感同身受的多。

但具体是什么想法呢?

李韬也没说。

这倒不是因为时间不够,200米相对100米多出了不少时间。

只是有些话说出来,要是运动员没有做到,那反倒是给运动员自己招黑。

08年的刘祥事件后。

大家都很注意这个方面。

“姜兰也被拉开了。”

“现在所有人都被陈娟和韦勇丽拉开!”

“两个人开始了最后的对决。”

“弯道进直道。”

“陈娟好像速度……慢了一些。”

“现在就放水会不会太早了点。”

杨剑正在疑惑。

李韬却提前看出了端倪。

这可不是失误。

尤其是弯道进直道后,陈娟往后瞟的那一眼,让李韬更加确定。

这就是陈娟准备带一带后面的韦勇了。

跑得快的人只要掌控好速度,其实就能给在后面追的人更多的刺激。

说是“吃尾流”也没毛病。

因为的的确确,这样的情况更容易让运动员跑得更快。

有事实作为支撑。

你不承认也没用。

苏神和赵昊焕,张培猛和劳逸。

不都是这样吗。

陈娟现在作为国内的一姐。

亚洲也是绝对的老大。

她在这样的比赛,选择带一带在后面的韦勇丽,并不稀奇。

反正她自己。

这种比赛也是过来走个过场。

不可能激发出多好的状态。

既然自己没法变得更强,帮一帮自己的小师妹,好像也是合情合理。

“陈娟有些减速了,这个距离也许有点早,韦勇丽趁机靠近。”

“缩小差距。”

陈娟提前减速,就是为了可以让韦勇丽和自己更靠近。

这样也可以给追击的人。

更多的自信心。

“这娟妹子,越来越有大姐风范。”

“还知道主动带带自己人了。”

“那可不是吗,你以为她还是小孩子啊,她可是小大人了呢。”

周兵插话,赵昊焕还想说什么。

可想想这家伙护犊子的劲。

反而是莞尔。

也许娟妹子跟了他这样的人,也是好事。

“你看我干什么呢,看比赛啊。”

周兵看着赵昊焕这么注视自己,还真有点不习惯。

“没什么,头一次觉得你比较顺眼。”

老赵还是逼格颇高的说着。

气的旁边的周兵牙痒痒。

120米130米。

韦勇丽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

陈娟平常不可能只跑这么快。

那这只有一个可能。

她是在等自己。

准备带着自己突破。

果然一抬眼,正好看到了陈娟扭过头来看着她的眼神。

二沙岛“传帮带”传统。

是必须树立起来的。

苏神就是这么做的。

他希望二沙岛其余人也能这样。

这样才能够源源不断的产生高质量的运动员。

最顶级的天才运动员需要天赋,需要时间去孕育。但是高质量的运动员保持在一个平均的水准线上,却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量产”。

140米150米。

韦勇丽跟着前面的陈娟。

是感觉怎么说呢。

偶像带着自己跑。

感觉就是不一样。

人就是一种需要精神驱动的动物。

不然你没有一个驱动力存在再强的水平也难以发挥,再强的潜力也很难兑现。

尤其是竞技运动领域。

平常陈娟当然没有必要这么去帮。

因为韦勇丽距离A标的差距很远。

那样帮没意义,还会让运动员产生依赖精力。可今年陈娟已经看到了她的潜力。

起码200米是有希望拿到A标了。

不要忘记了,就在一个多月前的冬测上韦勇丽在顺丰0.8米每秒的情况下跑出了23秒10的成绩。

这距离今年莫斯科世锦赛的A标,已经只差了0.05。

那么利用高原地形。

不是没有机会直接突破。

拿下A标。

和自己一起站在 ow级别大赛的200米赛场上。

这也是陈娟愿意帮的原因。

大赛经验,不可错过。

尤其是明年也没有大赛,再要等到ow级别的大赛,就得等两年之后的帝都世锦赛了。

这两年时间对于运动员来说很宝贵,她希望在帝都世锦赛之前也能让韦勇丽累积更多的大赛比赛经验。

尤其是以前从来没有累积过的两百米。

170米180米。

这一下,就算是解说员都看出来了端倪。

杨剑开口道:“我怎么感觉陈娟是在等韦勇丽,带着她跑啊。”

“就是带着跑。”对比杨剑,李韬这个前国手更加直接。

一针见血。

“应该是要帮阿丽开A标了。”

A标?

杨剑一听!

顿时秒懂。

声音微微提高了一些调门道:

“比赛进入最后的冲刺期。”

“陈娟还是颇有余力的跑着,韦勇丽正在后面紧紧跟随。”

“只要不掉队,就有希望。”

“最后10米。”

“冲刺。”

“陈娟轻松冲过终点。”

“韦勇丽是第二。”

“她们两个人断档是领先,其余所有选手。”

再看看成绩。

陈娟22.90s。

那真是大放水了。

平原的地带,现在跑出这个成绩都是轻而易举。

更不要说这还是接近2千米的高原。

不过主要的关注重点还是在韦勇丽身上。

陈娟赢或者不赢都已经不影响进入A标。

再说国内这个水平,你也不要指望能跑出多么恐怖的成绩。

在国内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给她压力。

练接近一些的都没有。

次元性的领先。

所以主要是看第二。

尤其是李韬提醒了韦勇丽这一枪要冲击莫斯科的女子200米A标后。

很快。

就紧跟着陈娟的后面出现第二的成绩。

杨剑盯着直播信号给出的镜头。

突然。

眼睛微微一缩。

整个人的面部表情上耸。

随着年纪的增大,越来越不明显的苹果肌,这一刻都开始浮现。

“23.00s!”

“是23.00s!!!”

“韦勇丽!打开了莫斯科的A标线!”

“不仅仅刷新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最好200米成绩,也让自己通过这一枪成功进入了莫斯科200米的竞争!!!”

“这下,在莫斯科,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红色的靓影了!”

陈娟看着。

看着搞定跑过来的韦勇丽。

嘴角悄悄上走。

终于。

自己200米。

在国际大赛上。

也有个伴了。

十年了。

终于等到了下一个同样队服的同伴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