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他打算去寻雒阳令王昶,打算托诸葛亮关系,把郑冲等人抓进狱中拷打一番,但王昶听完缘由后,当即拒绝,说此事不宜张扬。但诸葛诞吃了闭门羹后,恨意不减反增,竟干脆发了狠,花钱找了几个死士,计划谋杀报复。
两日后,郑冲的两个好友就惨死在街巷中,分别叫丁爽和郭琛。丁爽被人割了脖颈,郭琛则是被人开膛破肚,死相惨不忍闻。而他们遇害的时候是在傍晚,地点是在东都的一个死胡同内,既没有证人,也没有证据,根本不知道从何查起。郑冲见好友如此下场,可谓是怒不可遏,他很快猜到是诸葛诞所为。于是当即借了把腰刀,一人跑到太学去质问诸葛诞。诸葛诞看对方拿着刀子,面上却露出哂笑的神色,嘲讽说:“我出身名门,世代为国效力,到现在已经不知几百年了,怎么会做出这样有辱家声的事?说不得是他们螳臂当车,与人为恶,结果自寻死路呢?”话里话外,虽没有承认杀人一事,但实际上也没有否认。毕竟诸葛诞手眼通天,身旁又仆从成群,导致郑冲告官无门,搏命无路,所以有恃无恐。
郑冲没有选择,只能强忍下怒火,先回去为两位好友收尸。但他又该如何把好友的棺椁送还回乡呢?一想到这,郑冲顿时悲从中来,不能自已。他思来想去,想到自己的好友桓范正担任羽林左监,或许可以帮丁、郭二人伸冤,于是就立刻去询问他的意见。桓范听完因果后,就出主意说:“既然已确定是他杀人,你就不妨把事情闹大。雒阳是国家都城,首善之地,出了这样骇人听闻的命案,没有人敢随意处理。这些纨绔子弟之所以有恃无恐,无非就是以为我们不敢闹事而已。”
又过了三日,就当众人以为此事已经过去的时候。郑冲联络了数百名寒门好友,用死者的棺椁拦去了出入太学的道路。此时尚是清晨,郑冲等人皆穿素服,在道路上痛斥前后因果,引得数千人聚众观看。郑冲趁寒门子弟无不义愤填膺,为死者感痛切齿之际,登高一呼,千余人浩浩荡荡就往诸葛诞住所走去。
博士官僚们得知学生如此胡闹,无不惊诧万分,说到:“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呢?”而后急忙带着侍卫们想要阻止学生,可学生们见到有人阻止,竟然毫不理睬,迅速冲破了这些阻碍,直接包围了诸葛诞的住所。而诸葛诞听闻有这么多人来闹事,早就逃之夭夭,只剩下一座无人的宅院罢了。学生们无处泄愤,干脆就在太学里放了一场大火,把涉事几人的房子都烧了个干干净净。
此事一出,登时令京中哗然,朝野上下就没有不议论这件事情的。而雒阳令王昶虽说把为首的学生捉拿下狱,却不敢自作主张,而是向丞相府陈冲上报此事。而影响如此重大的案件,陈冲自然也是亲自过问,他仔细审查了前后案情,同时派人把诸葛诞等同党抓捕归案,逐个询问,比对供词之后,真相很快水落石出。案情既已明了,郑冲等人无罪释放,而诸葛诞等同谋之人都被明正典刑,当街斩首。
但经历此事之后,太学并未因此恢复平静,反而因为寒门、高门开始争锋相对,才性之争愈演愈烈。时常有人一言不合,就在太学大打出手,继而演变为数百人规模的斗殴。雒阳的百姓见了都说:“这哪里是在求学?分明是在拼命!”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卫兵们管都管不过来了。哪怕官府常常抓一大批人禁足,这样的斗殴还是屡见不鲜。等到了下半年的时候,大家也都对这种矛盾习以为常了,只要不打死人,或者说打死
的人不多,傅干就当没有事情发生。
可实际上,对于矛盾的源头,无论朝野都心知肚明,这本质还是丞相陈冲与世家大族的争斗,如果有一方不肯认输,那么这种矛盾就会一直持续下去。但真的这么简单吗?
等到了延熙四年的时候,一些流言开始在京畿传播,说是流言,其实也就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世宗皇帝说的“代汉者,当涂高也”的那个涂高,到底是何许人呢?现在有人说,陈为土德,庭坚就是涂高,涂高代指的自然就是丞相陈冲啊!于是不知不觉间,陈冲当为天子的言论便弄得人尽皆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