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想想,其实这个主角和我过去的主角也没啥不同。如果有一位读者看过我写过的所有,也许就会理解我所有的主角本质上都是同一类人。的主角,如果不是特意为之的话,实际上就是作者三观的一个具体体现。比如说我的,我几乎所有的主角都是游侠。
没错,都是游侠。这个游侠可不是指“”里面的那个职业,德鲁伊的搭档,而是通常概念中所指的那种游侠。
他们或许各自有出身来历,各自存在于不同的位面,但是他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拥有力量,但他们的游历、他们的旅途却从来不是在追求力量,更不会为了利益不惜一切。当他们投入战斗的时候,是为了自己的信念而战,为了自己心中那一份不甘而战,而不是为了纯粹的利益而战。
这样的主角,已经偏离了当前网络读者的主体概念。在这个年代,新成长起来的那一批读者已经不再相信高尚,不再相信善良。现在,“卫道士圣母”这种词成了贬义词,成了一种被鄙视嘲笑的对象,而“魔头”反而变成一种人格张扬,叛逆的象征。
当然,我不应该指责网络的读者和写手们。因为这种趋势其实很多年前就存在了。最好的范例就是著名的“亮剑”。在我看来,亮剑的成功就因为主角对了大多数人的胃口。观众们看多了“高大全”的主角之后,已经对故事和现实之间的脱节感到厌恶。要反映的是生活,而不是重现历史事实。“亮剑”的主角形象让当代的观众们感到真实,尽管真实的历史上,的将士们全部是那些令人厌倦的“高大全”。我们当代的人只能从现实中的感受来想象当年那场伟大的民族战中的将领的形象。这很悲哀,因为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想象我们先辈的那种高尚,那种宗教式的自我牺牲和服从精神。
观众是上帝,所以任何媒体,不管、电视或者电影,都必须符合“上帝”的审美情趣。“高大全”的主角虽然是客观的历史事实,但是却不能符合当代观众的观点。我们的整个社会已经不相信这些了。于是乎,就连著名“赵氏孤儿”都被演绎成一个毫无热血和牺牲精神的狗屁故事。相反,杀人越货,仗势欺人的情节迅速增加,因为“无利不早起为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可以冒绞首的危险”成为每个人都认同的事实,变得真实可信。这不是任何人的错,因为我们当前的社会就是这个样子。
很久以前,我在某个论坛上看到一段对金庸“连城诀”的人物评价。其中有一个就是讲狄云的师傅“铁索横江”戚长发。讲到他最后的想法:“世上哪有人见到这许多黄金珠宝而不起意?狄云这小子定是另有诡计。”我记得那位论坛上的朋友是这么评价的,他说这个戚长发的心灵早已经不属于光明。真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大多数读者的心灵也差不多,不再相信光明。
黑暗自然有黑暗的规则,那就是尔虞我诈,弱肉强食。就来说,那肯定可以写的矛盾冲突迭起,仗着主角模板或者干脆是弱智光环,自然可以无往不胜。但是能够在黑暗中活下来的角色,统统都是“神”或者是“英雄”。拥有超出普通人类之上的心灵力量。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感叹罢了。最近读了一大堆网络,几乎没给我留下什么特别的好印象。唯一的感觉就是,有很多合胃口的书几乎都在曲高和寡的寂寞中消失了。加入了坑党。
嗯,闲扯到此为止,本书上半卷全文完,下半卷正式开始啦。
:电脑中了病毒,浪费了大量时间。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