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无奈,只得应了。
刘辩嘴上说让蔡邕先休息,可是一旦从琴声里出来,烦恼的事立刻涌上了他的心头。蔡邕是文人,打架的事,他帮不上忙,可是他的学问好,看不懂的太平经正好向他请教,就连已经由万年公主翻译过的黄帝十二形都可以让他再过一下目。
蔡琰虽然才十二岁,学识却已经不凡,理所当然的做了蔡邕的助手,依偎在蔡邕的身旁,低着眉,晕着脸,有意无意的避开刘辩。
其实刘辩真没有留意蔡琰。在他看来,蔡琰算不上什么大美人,论青春亮丽,她不及唐瑛论成熟妩媚,她不及万年公主。她才十二岁,在后世,也就是一个小学生的年纪。他再,也不至于对一个小学生有什么想法。
可是蔡琰却不这么想。十二岁的年纪虽然不大,但是大汉女子十三四岁就出嫁的数不胜数,而且她出生以来就跟着蔡邕四处流浪,礼节上难免有些松驰,她见过的事情也远比那些生长于深闺大院的世家女子多,心思自然也活泛些。
刚才刘辩要让御座给她,她就有些意外,后来刘辩又直勾勾的看着她,她岂能无动于衷,一点反应也没有。万年公主留她在宫里,恐怕也是秉承天子的意思。她既有些得意,又有些害怕,神情也就不那么自然了。
“先生,这太平经内篇,究竟讲些什么东西,这些奇奇怪怪的图又是什么?”
蔡邕看了一眼:“是符,道符。”他又翻了翻,眉头微挑:“这些是什么?”
刘辩看了一眼。不过看也白看,他也不懂,否则就不会问蔡邕了。“先生也不认识?”
“不,字,臣认识,但是文,臣看不懂。”蔡邕的眼中混合着兴奋和迷茫,仿佛看到了一个宝藏,有点跃跃欲试的感觉,就差搓手了。“这可能是咒。”
“咒?”刘辩倒有些明白了。卢植说过,张角的秘术就是符咒,这内篇里既然有符,当然有咒。
“对,如果是咒,那就简单了,不需要知道这些字的意思,只要知道是什么音就可了。咒,本来就是表声,而不是示意。”
刘辩连连点头。这句话有道理啊,咒嘛,当然是发声,谁管他什么意思。
“那先生念念看?”
蔡邕点点头,仔细揣磨了片刻,试探着发了几个音。刘辩没听明白,蔡邕又连着念了几遍,刘辩觉得有些耳熟,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儿听过。
蔡琰眼珠一转,突然插嘴道:“阿爹,这像是浮屠的咒语。”
“浮屠的咒语?”蔡邕若有所悟:“你是说,不是我中原的道门咒语,而是浮屠传入的胡咒?”
浮屠?佛教?刘辩脑子里突然电闪雷鸣,恍然大悟。我勒了个去,我说怎么这么耳熟呢,这是六字大明咒啊
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荐!。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