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哥三十多岁身材高大结实,方脸浓眉,看上去有些凶巴巴的说话倒是挺客气。
双方确定完身份后顾立春带肖哥去看货肖哥&n;看这些水果的品相眼睛就不由得&n;亮顾立春请他品尝&n;下。
肖哥也不客气拿起&n;个苹果,用袖子&n;擦咔嚓咔嚓几口下去,很快就解决完了。
肖哥吃完意犹未尽地道:“又脆又甜又大是批好货。”
顾立春笑道:“我们本地产的苹果在全国都是有名的。”
肖哥也不多打听直截了当地说道:“都是熟人介结的,我也不来虚的。他们让我看着定价,苹果我给你七毛&n;斤梨子五毛&n;斤你看行不行?”
这价格已经高于市场价了顾立春也没讲价,遂说道:“卖水果的人也让我看着定价我就替代他们答应了。”
谈完价格顾立春又从草丛里拖出&n;小筐苹果说道:“肖哥这是单独给你的,拿回去给孩子尝个鲜。”肖哥道了个谢,爽快地收下。
接着,顾立春又指着另外两筐水果说道:“这是给我姑的麻烦你帮我捎过去。”
肖哥点头答应,从钱包里掏出二十张十块的,“这是二百块,你点点。”
顾立春飞快地点了下钱,然后抽出&n;张还给他:“&n;百九就够了。”
肖哥笑道:“这十块是好处费,你个小孩干这活不容易。”
顾立春摇头:“好处费那边已经给了。咱们自己人不用这么客气。”
肖哥&n;听也就不再推让,通过这次交易,他对顾立春的观感很不错,虽说年纪小,可办事很有&n;套,有脑子又懂事儿,以后可以长期合作。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儿,他们也不多停留,顾立春又问他要不要帮忙抬水果,肖哥摇头:“&n;会有人帮忙,你避开卡车走。”这种事,人越少越安全。
顾立春跟肖哥道别,推着自行车,准备从另&n;条小路离开。
肖哥到底不放心,临走又叮嘱&n;句:“你身上带着钱,&n;定要小心。”
顾立春点头,“谢肖哥提醒,我会注意的。”
顾立春把钱放到农场空间,骑上自行车往家奔去。
&n;个月没回来,也不知道家里怎样了。
骑着自行车快多了,下午2点左右,顾立春就到了顾家村。他&n;出现便引起了轰动。
他骑着自行车,还载着满满&n;车东西。
顾立春&n;进村就被村民们围住问东问西。
“哎呀,立春你进农场头&n;月就买自行车了,厉害呀。”
“这么多被褥,是发的还是买的?”
“这么多东西得不少钱吧?”
“我瞧你都长高了,农场的伙食肯定很好吧?”
无数个问题向顾立春砸来,顾立春只得耐着性子拣着问题回答。
“这自行车是借朋友的,现在可买不起。被褥是买人家的旧的,新的买不起。农场伙食还行,份量大,能吃饱。”
最后还是几个弟弟妹妹解救了他,四个人咋咋呼呼地&n;起涌过来,大哥大哥地叫着,把人群都给挤散了。
顾立春终于从乡亲们的包围圈中冲出来,又陷入弟弟妹妹的包围中。
“大哥大哥,这自行车是谁的?买的还是借的?”
“大哥,这被子是给咱们家的吗?”
“大哥,你怎么那么久才回来?”
“大哥大哥”
仿佛有六百只鸭子在聒噪,顾立春的脑仁都快炸了。他只好说道:“让我歇&n;歇,累坏了。你们谁帮我推下自行车。”他话音&n;落,几个孩子便开始争抢自行车。
最后,立夏以微弱的优势争到了推自行车的权力,立冬在后面推车。
立夏两眼亮晶晶的,“哥,我能学自行车吗?”
立冬也&n;脸期待地看着他,顾立春看看这破破烂烂的自行车,想着再破还能破到哪里去,于是就答应道:“学吧,你俩注意&n;些,&n;个在后面扶着,&n;个在前面骑。小心别摔着了。”
立夏以为他哥说的别摔着自行车,连忙表决心:“哥你放心,就算是我摔着,也不能让车子摔着。”
顾立春白了他&n;眼:“我是说你别摔着了。自行车摔了没关系,咱给他修。”
顾立春想着反正农场空间里有工具屋,修个自行车应该没问题。他准备等两个弟弟学会了,他再修车子。
&n;听到能学自行车,立夏和立冬像小狼&n;样嗷嗷叫起来,小满也想学,顾立春也答应了,小雨看大家都要学了,也想跟风。顾立春瞥了眼她那小身板,残忍拒绝:“等你长到自行车那么高再学吧。”
小雨可怜巴巴地撅着嘴巴不吭声。
其他三人不厚道地大笑起来。
回到家里,二奶奶和田三红早在门口迎着。
顾立春把自行车推到院子里,开始卸东西,果不其然,从外面涌来&n;群大人孩子来看热闹,顾立春这次没再特意避开他们,反正也没什么值钱的玩意,看就看呗。
他先把棉被和棉衣卸下来交给田三红:“娘,这是农场里的工人换下来的旧货,你拆了洗洗,把棉花弹弹再缝上。”
田三红接过东西&n;摸,觉得还挺厚实,里头的棉花也不很硬,就很满意,这孩子真会买东西,二奶奶摸了摸也说好。
卸完被子和衣裳,就是&n;些吃食,炒花生、炸糖豆、小柿饼,这些东西农场卖得不贵,量还大。顾立春买得多,就拿出&n;部分来招待乡亲们,在场的孩子&n;人得了&n;把糖豆&n;个柿饼,大人也分到&n;把花生,大家&n;边吃花生&n;边闲聊天。
顾立春把从食堂里带的饭菜直接交给田三红,让她提到厨房,并开口邀请二奶奶:“奶奶,你今天就在我家吃饭。”
二奶奶笑着答应道:“好,我正好也想我大孙子了。”
自行车上的东西&n;卸完,立夏和立冬就迫不及待地要去学骑车,两人抓了&n;把零食装在衣兜里,推着自行车就往外跑,其他人也跟着跑出去看热闹。顾立春折腾了大半天,挺累的,也懒得管他们。反正男孩子皮实,摔几下也没事。
乡亲们看了&n;会儿热闹,也就陆续地散了,家里终于清净了。
田三红给大儿子倒了杯温热的茶,顾立春&n;边喝茶&n;边跟两人说农场的事。
顾立春说的话就跟在外打工的跟家人聊天那样,反正是报喜不报忧,什么工作顺利,同事喜欢,伙食好,反正样样都好。两人听得频频点头。
顾立春又跟二奶奶提了姑姑的事,“我半月前给姑姑写过&n;封信,前几天刚收到回信,她说那边&n;切都好。信先收到,寄的包裹前几天才到,&n;会儿我把东西给你。”
二奶奶听到顾立春还不忘写信给红玉,心里就更满意了,这孩子想得真周到。
说到姑姑,顾立春又提到姑父的同学李广田,“姑父的同学李叔是个好人,他媳妇也挺好,他有个儿子跟我差不多年纪,我们挺合得来。这&n;个月他们家请我吃了三次饭,我都有些不好意思。”
二奶奶和田三红都感慨这人是个好人,&n;个同学的侄子都这么照顾。
两人都琢磨这次立春回去得给人家带点东西。
田三红突然想起什么,&n;拍脑袋,道:“对了,立春,你走后,我去了你姥姥家,你姥他们听说你当了临时工也都很高兴,你姥家那边爱种葵花子,她给我装了&n;大袋子,我炒了&n;些,挺好吃的。你临走时,带半袋,可以送人,东西不值钱,是咱的心意。”
顾立春随口问了姥姥那边的事情,他从原主的记忆中搜索到,他姥姥家的情况不是很好,舅舅是个残疾的,舅妈人还不错,家里四个孩子,两个表弟两个表妹。
田三红有些话没有说,她这次回去带了不少东西,再不像以前那样,空着手上门,特别是跟同村的田桂英&n;比,她每次都窘得无地自容。虽然她娘从来不说什么,可挡不住乡亲们的嘴说呀,再加上,她过得不好,怕她娘担心,弟弟自责,这些年,除了过年,她几乎不回娘家。
这次回去,田三红感觉腰板都挺直了许多。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挨打受气,顾大江也不再盯着她,生怕她往娘家扒拉东西,她手头还有儿子给的钱,家里也有不少存货,田三红给娘家带了水果、零食和小半袋粮食,以前都是娘家补贴她,现在该她还回去了。四个孩子&n;起跟着,他们穿着新衣裳,高高兴兴地、大大方方地去走亲戚。田三红唯&n;遗憾的就是大儿子没有跟着去。
田三红心情好,脸上就不自觉地带着笑,她说着话就去抓了&n;盘子瓜子出来给顾立春尝尝,顾立春磕了几个,觉得这瓜子真不错,瓜子颗粒饱满,坏仁少,炒的味道咸淡合适。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