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在心中将这些黑科技过了一遍,江辰只有眼馋的份。

做不了这个时代的优秀工科男,那只有另觅捷径。

大暐王朝自从一开国,就对文人士大夫表现的很友好,经历太宗的连年征战之后,将门的传说其实在民间已经在逐渐的减弱。

尤其是隆兴盛世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大暐王朝物阜民丰,数十年来一直坚持边境通商,几乎没有边衅,将门已然没有了用武之地,而文人士大夫阶层,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体现在隆兴年间的朝堂之上,那是尽显能臣作为、才子风流。

国运与文运,在这个盛世相约在了一起。

现在已是三月初,莺飞草长,桃花盛开,春和景明。

下个月便是举国关注的进京赶考佳期,普天之下的风流才子东西南北齐聚一堂,其中不乏惊才绝艳之辈。

当是之时,正襟危坐于深宫里的大殿之上,握起手中的如椽巨笔,采撷出腹中瑰丽的文辞,尽情的挥洒出一篇篇盛世华章。

之后金榜一出,十年寒窗没有虚度,换来了一个进士及第,踏玉阶,跨上红鬃马,头戴乌纱帽,胸佩大红花,在肃静和回避两个牌匾开道的锣鼓喧嚣中昂首四十五度游街……

那种别样的情景,想一想都足以令人血脉偾张。

这盛世的余晖尚在,整个国家的文运仍在向上攀升,江辰在内心里欣慰之余,却也只能摇头叹气,望洋兴叹。

自古文人才子,站在人前不输气势,一个个眉宇不凡风流倜傥,就自己这普通模样……虽说奇人多异相,但你长的像凤姐,总得有凤姐的自信吧。

江辰没有那么自信,腹中缺油水,更缺乏才子即兴发挥的文采,倘若背几篇宋词元曲,倒也显得意气风发。

只是奈何腹中没有诗书,气质彰显不出,突兀的吟出一首横绝千古的诗文,若是被有心的大儒们强行追究起来,恐不能给出有说服力的意见,这可就糟了。

这时代文人最看重的东西,并非个人的代表作有几何,也非知名度和咖位这么俗气的东西,而是文人的风骨和气节。

大儒们自然很爱惜羽毛,在他们面前秀学问,来不得半点含糊,一旦发现你的文采不够,远支撑不起所作的诗文,说不得就得认定为抄袭,或者造假。

如果这样的名声传出去了,并非如后世那样,被猛烈抨击一番,事情就过去了,这个时代的惩罚要严重的多:起码文坛以后就不好混了,青楼也恐怕无门可入了。

工科男和风流才子的梦很快断了。

江辰也只能回归现实,一切从长计议。他抬起头,无奈的望了望头顶的长天,那高天呈现出很自然的蓝,又广阔无边,极目豫天舒。

几只灰扑扑的斑鸠咕咕叫着在头顶飞来飞去,燕子还没有归来,也许这些春天的精灵还在路上,陪着千里之外的赶考人一路跋山涉水,在该来的日子出现在这中州大地。

这里就是古老的中州,黄帝的不知第多少代后人建立起来的大暐文明,扎根于汴河之畔,一座叫做珑京的都城之内。

江辰曾几次问过坊间,没有人知道珑京这个名字的由来。

倒是府里有个名叫傅祥的伴读书童,给他透露了一点天机,说是那个珑字,该有点什么蹊跷,大暐朝除了太祖一辈,皇室成员的名讳里都有一个王字偏旁的字,或许可以从这里入手……

小书童摇头晃脑卖了好一通关子,说了等于没说。薛府里的读书人,大都有此种令人恶心的坏毛病。

说起这个薛府,提起府里的一众各种毛病的主人,公子爷,大小姐,还有被惯坏的管家人等,江辰就恨不得拿一根粉笔,在脚底下疯狂画圈圈,将他们都挨个诅咒一遍。

这闹心的事吧,说来话长。

薛府这座深宅大院,初建于大暐开国那一年,由当朝太祖亲命敕造,并加封当时的薛府家主,征南大将军薛钧为潞国公。

薛大将军作战以勇猛著称,智慧自然就少了些,一旦入了朝堂,不免处处掣肘,加之性情容易得罪小人,终为太祖所忌。

到了太宗一朝,薛钧重获重用,太宗西征北伐,他便成了急先锋,立下战功无数。第二次北伐中,薛将军中了辽军埋伏,后军救援不利,尸骨留在了幽州。

潞国公的封爵是世袭,后代每承袭一次,便会降一级。

大暐沿袭的是唐制,即爵位分为九等:王,嗣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县侯,开国县伯,开国县子,开国县男。

薛府一代代承袭至今,如今的薛府家主薛英杰,是第五代承袭人,他的爵位是开国县伯。

皇室因为薛钧战死北方,对薛家世代关照有加,后来还下了一道特旨,凡是有忠烈之士的将门,除了嫡长子继承爵位之外,其他嫡子和庶子也有机会获封爵位,不过会比嫡长子低了一级。

众位嫡子庶子想要取得这个机会,就必须在春闱中拿出本事,取得贡士资格。

江辰自然可以看得出来,皇室用此种举措,用意再明显不过,就是要双管齐下,不遗余力的弱化将门。

只是不巧,将门人宁愿沿袭虎子的基因,读书嘛,真的不是那块料。

特旨生效之后,能取得贡士资格的将门后代千不足一。

皇室的算盘意外落空,他们当然不干,许是搞起了暗箱操作,又或因增加了录取名额,此后将门后代的春天来了,每次春闱总有若干人可以榜上有名。

这有了榜样,对将门的后生来说,也就有了读书的动力,所以现在的好多将门,都把培养下一代看的很重,家家都有私塾,请的先生也都颇有知名度。

江辰每天在府里,每逢路过藏有私塾的那个院子,往往就可以听到朗朗的读书声,给这个沉寂的百年深宅大院,难得带来了一丝活力。

以江辰的看法,读书实在不行,不如考虑去打铁。

薛府里请的先生是一位老进士,可谓下了血本,但这位先生一贯恃才傲物,教出来的学生也都属螃蟹的,学识没习得多少,脾气倒长的很快。

府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嫡子,更是学来了飞扬跋扈的一身本事,出门就会惹事,照他这样发展下去,以后迟早会出乱子。

这不,小纨绔大中午的不老老实实去午睡,贼眉鼠眼的弓着小蛮腰偷溜过来,找自己的晦气来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