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她赖在他家里,闲着也是闲着,便每天都力所能及地做做家务。她不能再一直躺着了,要不然身体反而会越来越虚弱,人也要懒到天边去了。

她有些享受着这种做家庭主妇的感觉,虽然她并不真的是,可是即使只是想象着也觉得甚是享受。

她对于人群一直怀有戒备和恐惧,她喜欢离群索居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让她觉得悠然自得,快乐无比。人和人是不同的,同样的生活方式并不适合每一个人。适合大众的生活方式,并不一定就适合她。可是她一无所长,想要找一份可以在家办公的自由职业也是要有本钱的。

她开始有些想要努力找一份自由职业者的工作了。

她想了想,也不知道现在开始学习外语还能不能做个翻译之类的工作,如果能做个翻译的活儿,即使是拿回家里来做应该也不是大问题吧?

自她有了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就一直很喜欢看动漫,她开始想要学习一下日语。她挪出一部分存款,报了一个日语班,真的开始学了起来。

她以为了可以更好的学习日语为理由,搬出了辰东的家。

雅萍自幼饱尝羞辱,她的内心中总有存有耻辱的残念,她是没法享清福真的成为一个被养着的女人的。那样子的话,她又会更加陷入到屈辱和自我厌弃的情绪中。

可是即使学了一门外语又能怎么样?她又能比谁高到哪里去?不也还是汲汲营营中的一员吗?她依然会如此这般地经常陷入到情绪的低谷中,各种怀疑,各种对自我的质疑总是将她吞没。

有时候她又会振奋起来,她学习是为了可以更加独立,可以为了拥有更多一些的自由,更重要的是她喜欢。以前从来没有老师教过她,要好好去找找自己的兴趣所在,去找一份喜欢的工作去做!老师们总是喜欢恐吓孩子,告诉他们生存是一件多么艰辛的事情,只是一再地告诫他们要好好学习才有未来。只知道学习的未来,其实又有什么意思可言?

如果她今后有幸可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她一定要从小就告诉她,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找到自己愿意每日都为之付出八个小时的工作。而不是像她一样,每天上班就只是为了生存,就只是为了熬过去这煎熬的八个小时不要像她一样,只能利用忙碌,利用网络才能填补所有上班时的空虚和颓丧。

可如果只去做喜欢的事情而坚持下去,这样的人真的能够生存下去吗?这样的人能够一直这么任性地坚持自我吗?就比如她,如果她努力了,可是她还是水平不够怎么办?如果翻译的工作无法维持她的生计,没法让她租房子住,没法让她赚到饭钱那又怎么办?

算了算了,不想那么多了。这样子想下去会一直停留在原地打转,为未来而无止境的发愁又有多大的用处?对未来的恐惧,可能就是自小被埋下的。老师们,家长们都在那里推波助澜地告诉所有的孩子,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的将来可怎么办?你将来可怎么生存?在他们小小的头脑中,未来变得那样的恐怖,生存变得那样的不易。所以人越长越大,对未来却是越来越恐惧,我们既怕我们无法拥有,又怕我们拥有的无法持久。

难怪现在一个个都把金钱利益放在嘴边,难怪一个个会从物质的炫耀中得到满足。社会的观念和价值一早植入了我们的头脑,我们成为他们观念的傀儡,成为所有人生活经验之下的牺牲品。

所谓过来人他们可曾有真的坚持自己的喜好而无法生存的?他们抛弃了自己的喜好,成日就只为了生存而拼搏,他们生存的现状又怎么样呢?还不是一直生活在对未来的恐惧和不满之中,还不是一直不停地想要赚取更多的钱财以求安全感和满足感。可是他们从中真的获得了真正想要的幸福吗?

雅萍不知道别人的心理状态。她只知道,每天就这样熬过八小时的工作时间,真的很痛苦,也异常的空虚。或许她有足够富裕的钱财物质来填补她的痛苦和空虚,她也会和其他人一样循规蹈矩,只是为了生存而活下去,不想其他的吧。她的心像是有个无底洞,总是无法填满,贫穷的她就只能从精神上想办法。

学习可能并不能真的为她带来什么,她也依然和那些为了生存而生存的人没有区别。可是她自己的心里面有了些许不同,她想要摸索看看,真的为了自己的一颗心,为了真正的喜悦和满足而活会得到怎样的生活。反正她本就一无所有,也没有什么好怕失去的了。

想想真是要感谢项阳的归来,他的归来让雅萍明白,她的生命真正缺少的并不是特定的某一个人。她内心中的所有问题,她怎么会认为只要有一个人的爱就能够全部解决了呢?好在项阳回来了,来找她,让她知道了他离开的无奈和他自有的痛苦。

这世上,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并不像看起来的那样简单,我们都各自在痛苦中挣扎着,反抗着。

她开始真的原谅项阳的离开,张生的离去,甚至是辰东的朝三暮四。他们都以为救赎在远方,救赎在于得到了什么。可其实,救赎就在我们心里面,所有的痛与恨都源于我们被自己困住了。我们用各种各样的观念,各种残留下来的情绪限制了自己,告诉自己应该怎样怎样,如果怎样怎样就会怎样怎样。

可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活在别人的生活经验之下,我们得到的都是笼统和偏执的观念。我们的路越走越偏,越走越窄,越走越大同小异。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