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天的日子毕竟是少数,这大夏天的,要是一晴天活动房还不变成蒸笼!即使做的菜再好吃,那也要能坐得住才行,估计等不到上菜顾客就走光了。
老爸、老妈一听长生说的在理,简单的吃完早饭后,叫上长生三叔,几个人一起用毛驴车装了八根松木杆子,运到餐馆前面的空地上。
随后老哥俩又赶着驴车到了村西头的水沟边上,砍了一大车的灌木。
在李木匠和姥爷等人的的帮助下,不到中午,就搭好了一片遮阴的凉棚。凉棚上面铺了一层厚厚的灌木,不但把餐馆整个遮盖住了,连门前的空地也遮盖起来。
为了防止刮大风和漏雨,长生用八号铁丝把灌木紧紧勒住,上面还盖了一层沥青布。
姥爷没跟大舅和姥姥回家,因为他觉得长生做的菜味道是没的说,就是品相差了些,因此主动留下来教教外甥。
家里人除了二舅学完大部分的手艺,后来又改行做了木匠外,大舅、三舅和四舅都不愿学做菜,姥爷没办法,准备把祖传的手艺传给长生,以免断了王府大厨的传承。
其实姥爷不知道的是,长生在前世中,早就把他的手艺学了个八、九不离十了!
今天一整天,除了中午的时候本村一户人家来了客人炒了几个菜外,还有就是有几拨路过的,进来看着菜单点了了两桌,除此以外就在没有别的客人来了。
长生也没失望,毕竟餐馆才刚开业,名声还没传出去呢。
至于那十个免费的名额,昨天晚上就已经报满了。本村的名额给了因喝酒落下了严重胃病的李木匠,其他的九个名额,周围村子每个村子一个。还有许多来晚了没摊上号的,毕竟治病不要钱,有没有效果都不会吃亏,起码每天有免费的汤喝。
长生和这十个人说好了,每天晚饭前来餐馆领河蚌浓汤,每人限量一小碗。之所以定在晚饭前,是因为晚上喝完加了泉水的汤后,回家休息一夜食疗的效果会更好。
等到了晚饭前,约好免费食疗的病人都到齐了,加上骑车送人来的,十五六个人围成了一大圈。
这十个人中,有严重胃病的六个,其余四个都是胸闷气喘、咳嗽厉害的肺病,这些人有拿着碗来的,有拿着饭盒来的,还有个拿着葫芦做的水瓢来的。
长生看的直咧嘴:“就这大水瓢,一锅汤还不够两水瓢装的!”把提前炖好的河蚌浓汤从厨房里端出来,放到了餐厅门前的饭桌上。
等长生揭开锅盖后,一股浓浓的鲜香扑鼻而来,馋的众人人直流口水!一人盛了一大勺子之后,一小锅河蚌汤基本上就没剩多少了。
端着香味扑鼻的浓汤,那里还等到回家喝,于是也顾不上烫嘴,吸吸溜溜不一会就喝了个底朝天,有的还把碗底都舔了个干净!这位边舔碗底还边吧唧着嘴:“这汤太好喝了,又鲜又香不说,还没一点腥味,喝完满嘴留香。”
看着锅里还剩下了一小碗,长生也没小气,一人一口,匀了个干干净净。
有人嚷嚷着再来一份花钱的,但是被长生给拒绝了。这可是多加了两倍空间泉水的浓汤,要是几次就能把病喝好,那可就显得太神奇了!
长生笑着给大伙解释着:“食疗不宜多喝,喝多了反而虚不受补,一人一碗分量正好,就连来吃饭的客人都是一人一小碗,多了也没有。”听到长生如此一说,大伙都道谢回家了。
等了一会,看看天色渐晚,估计没有再来吃饭的顾客了。大姐和二姐收拾完饭桌,关好门回家休息去了。
转眼到了农历七月初九,在这十天中,长生每天边炒菜边跟着姥爷学习深造。
有了姥爷的亲自指点,他做的菜比以前美观了些,连姥爷前世里保留的几个特色菜,也被长生学到了手,看着再没啥可教的姥爷也就回家去了。
长生开的饭馆由于味道出奇的好,因此成了各村书记招待上级领导的指定用餐饭店。现在饭馆已经小有名气,宁愿少赚点也不会赊账,毕竟自家的全部积蓄都花在了餐馆里,他可不想等过年的时候拿着一堆白条去各大队部要账!
随着餐馆名气渐渐传开,加上饭菜价格也不是太贵,四周村子家中来了重要的亲戚,也会带人来饭馆里吃饭。
免费喝汤的病人喝了十天的河蚌浓汤后,都感觉自己的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
经常来饭馆里吃饭的回头客也渐渐多了起来,在客人们和病号的宣传下,餐馆的客流量很快就提升了上来。
从刚开业时候的一天一两桌,到现在天天爆满,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元旦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点券!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