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自己年少时的调皮,先且居还有点不好意思。“有一天,外公家附近不知为何来了群习武之人,每天早晚均有操练,厮杀声喊叫声四处都能听到。我好奇,忍不住爬墙偷看,一看我就喜欢上了。从此以后,我就画下他们的动作,记住口诀,下来自己偷偷练。”
说着他竟笑起来,“读书我记不住,可是这些却很快就能背熟,而且还能坚持下来。最后被外公发现,我就求他帮我买刀枪棍棒。他趁机对我提要求,说是如果能我考过先生的习字诵诗就给我买。”说着,他还为自己的小聪明得意起来。
“为了得到兵器,我还真的开始努力读书,一不小心就文武兼备了。现在外公还经常说,多亏他的神机妙算,我才有今天。”
赵盾觉得不可思议,他瞪着先且居,似乎想要分辨他话中的真假。
“赵弟,不如说说你的奇遇吧。听说你在翟国长大,那里好玩吗?”先且居从小在晋国长大,对异国甚是向往。
“我爹在时,我觉得好玩,草原开阔,有小羊小兔。”赵盾在犹豫是否继续。稍微停留之后,他又往下接着说道:“可是,我爹走后,一切都变了……”
先且居大概知道,赵盾和他母亲在翟国日子过得很艰难。现在听赵盾提起还颇介怀,他觉得有必要开解他。“其实啊,已经过去的就过去了,现在你们一家团聚不是挺好?”
“可是我父亲又娶了新娘,又有了孩子。”刚才一番比试之后,赵盾对先且居的感觉又亲近了些,不由得对他真情流露。
“赵夫人是君主的女儿,听我爹说,是君主主动提出要将女儿嫁给赵叔叔的。”赵盾的埋怨溢于言表,在先且居看来,有必要将真相还原。
“是吗?”赵夫人年轻温婉,赵盾认定是他爹喜新厌旧才娶的。
看来,赵盾似乎并不清楚此事的来龙去脉。先且居解释道:“听我爹说,他们离开翟国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先君派人去威胁当时的翟国国王。翟国国王本也憎恶他们,这才顺水推舟下令将他们驱离。”
“他们走后,先君还派人去追杀他们。有一次,有支箭眼看快射到君主,是赵叔叔挺身而出为君主挡下,赵叔叔还为此留下病根。君主对赵叔叔很是感激。回到晋国之后,就主动提出要将女儿嫁给她。”
赵盾的心一沉,看来是自己是误会了父亲。可是,为什么父亲离开后竟音讯全无?他问先且居:“兄长的父亲走之后,可有写信报平安?”
“在翟国停留的时候,曾有过几封书信,意思是一切平安,让我们不要牵挂。后来就没了。”
“为什么之后就没了呢?”赵盾追问道。
“在翟国的时候,是君主的外公一力照顾,日子还算平稳。离开翟国,就真的是逃亡了。我爹回来后,我娘也问了他。他说,他们一路受尽冷眼,居无定所,就算遇上以礼相待的国家,也不敢透露行藏。因为先君一直没有放弃行刺,他们害怕连累所在国。”
先轸回来后,先且居把父亲这些年的际遇问了个遍。毕竟十九年没见着父亲,他的生命也一度缺少坚强的庇护,他对停留在孩提时代印象模糊的父亲充满好奇。
赵盾的陋巷似乎走不下去了,他苦苦挣扎,“这么多年父亲不在身边,你曾责怪过他吗?”
先且居毫不犹豫的冲口而出:“不怪。父亲在外吃了不少苦,有时候甚至性命都危在旦夕。算起来,我娘和我虽然有些寂寞愁苦,起码还算平安。”得知父亲的际遇之后,先且居对父亲充满敬意。他向父亲展示这些年自学成才的技艺,两父子还时不时的切磋几下。“奔霄”也经常跟他玩,所以今天才如此听话任他调遣。
赵盾想了想,先且居是住在自己外公外婆家,不像自己,说是亲人,其实跟仇人差不多。“你住在自己亲外婆家,他们对你们都好得很,我不一样。”
先且居瞪着赵盾,用力推他的脑袋,“那是你以为。我爹走后不久,我外公就劝我娘改嫁。我娘不从,我舅舅还来煽风点火。最后差点闹出人命,他们才作罢。”想起当年,娘差点轻生,先且居眼神一暗。
赵盾目光闪烁的上下打量眼前这位兄长,心想,他的生命也曾有过黑暗无边,可是为什么他竟能如此阳光从容?
先且居迎视赵盾的目光,继续说道:“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和我娘日子都不好过。家里仆人都会察言观色,见我们不被外公舅舅待见,他们也不给我们好脸色。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亲力亲为,还时常遭遇白眼。我们身份虽是主人,其实就是寄人篱下的待遇。”
“那你后来为何又不怨恨你父亲了?”赵盾无法理解。
“当时的情形是身不由己。从前我也怨恨过,可是知道真相后,还有什么可怨?父亲回来了,我跟娘日子又好过了,家人团聚,为何还要埋怨?”先且居从小顽皮,本性却善良质朴,想问题简单不钻牛角尖。
“可是当年你们也吃了不少苦啊。”赵盾还是没办法像先且居一样,把过往这样轻松放下。
“我确实受了些苦,幸好遇见那群习武之人。你知道我为什么要习武吗?我当时就想,爹不在身边,要是我会武功了,谁欺负我们母子俩,我就打谁,所以我学武动力十足。我娘执意不改嫁,我外公苦苦相逼,我就跟外公谈判。外公和舅舅见我态度强硬,这才不敢乱来。我猜他们是怕我长大要报复,所以才肯妥协。”说起往事,先且居滔滔不绝。
“告诉你,我武功进步快还有一个原因。我当时找机会结识了这群人。他们号称行侠仗义,劫富济贫。加入之后,因为我人小本领最高,还做了他们的小头目。不瞒你说,我还真做过几件侠义之事呢。”青葱岁月里的苦难映照到今日往往不值一提。先且居说到自己的经历仿佛说的是别人的故事,只觉得有趣好玩,没有一丝苦涩。
先且居的种种际遇,赵盾听得目瞪口呆,一脸匪夷所思。
“现在想想,如果没有当初的逼迫,说不定我就成了懒散成性的赖皮。我要保护自己,还要保护我娘,所以特别上进。我爹见我一身武艺,还说将来带兵打仗要带上我呢。”先且居说得眉飞色舞。
先且居的书读得不深也不多,可是他深谙生存之道。
人活着,必须自己有本事,自强自尊,别人才会对你心生敬畏。再进一步,父亲出身行伍,身为父亲的儿子,绝不能给父亲丢脸。在他被人打趴下的时候,他总这样鞭策自己,然后又一次站起来,最后越来越强大。谁曾想,父亲回来后被君主委以重任,自己也有机会杀敌立功,这一切岂不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
先且居通过了命运的试炼,于是感恩过去种种经历。那些在考验面前退缩止步的人,只会怨天尤人,最后一事无成。
比如此时的赵盾。他陷入对黑暗的追讨,在迷雾中飘飘欲仙,享受着梦幻的快乐,对周遭变化视而不见。他选择自我麻痹,以此掩饰自己对未来的不安。
先且居说的一字一句,汇集成千丝万缕的阳光,照射赵盾灰暗的世界。他开始试着睁开眼睛,虽然开始稍微有点刺眼。可是,渐渐的,他被阳光灿烂吸引,他拨开迷雾,试着走到光明中来。
从这天起,赵盾尝试融入人群。他不再沉湎于评定父亲,他开始结交朋友,扩大视野。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