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虽然知道了徐梦不是要抛弃他,而是想培养锻炼他,但他依然胆颤心惊。他对徐梦说:"姐,我不敢一个人创业,我不懂财务核算,我也不懂怎么管理顾客,我更不懂医学,我只会做具体的事。你安排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怎么可能单独管得了一家公司?"
杨勇急得都要哭了。"姐,我现在不要与你分开另开公司,让我多跟你学习两年好吗?等我满了十八岁,不用你说,我自己另立门户。我现在还未成年,恐怕也当不了公司的法人代表。"
这个还真是个问题,徐梦之前没想到杨勇的年龄是个关卡。既然这样,也只能等着杨勇长大了!
但徐梦拓展公司的步伐没有停。在开学前,她又搞定了两个大的小区,再增加了一百名顾客。
徐梦不想改变招聘贫困学生兼职的初衷,她怕自己把这一块放开了,就会一味的追求好厨艺,而放下了扶贫帮困的心愿。
春节后一开学,徐梦就携杨勇与新东方烹饪学校签署了扶贫帮困战略合作协议,今后公司招聘以扶助贫困学生为主,海城新东方烹饪学校也把侧重招收贫困学生纳入了学校的招生计划。
新东方烹饪学校将全校贫困学生进行了详细的摸底,然后把名单提供给了徐梦。徐梦迅速进行了面试,将新招聘的人员补充到了新开展业务的小区。
公司顾客超六百人了。老人们对医疗保健这一块非常看重。现在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全民养老和全民医保深入到了各家各户。老人们都想健康长寿,要求服务增加家庭医生一项,每月给老人检查一次身体,小毛小病随喊随到给予治疗调养。每个老人的服务费也自愿每月增加了一千元。
这么多的老人,徐梦一个人就算不睡觉,二十四小时连轴转也照顾不过来。因此,李恺陪着徐梦马不停蹄地赶到海城中医学院,招聘那些已参加实习的这学期应届毕业生,担任公司的家庭医生。月薪四千,每人照顾一百人,平均每天走查三至四名顾客,处理一些老人突发的轻微病情和调养老人身体。
这份工作得到了许多学生的响应,特别是那些无望留在海城各大医院工作的学生,不如在毕业前挣点外快实惠。
这次徐梦招聘了五名医学院学生,三女二男,共同为五百名老年顾客提供服务。徐梦还留了一百名顾客给自己。
医学这个东西就如技艺,越学越通,越练越精。徐梦怕自己一旦放下,重新拾起来就难了。
李恺也很支持徐梦留一部分顾客给自己照顾。毕竟医学不比别的,施展起来便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此技压身,当然是越精通越好。
徐梦觉得公司的日常管理还是她自己和杨勇负责比较好。公司门槛低,别人复制起来很容易,形成恶性竞争就不好了。
李恺也很赞同,如果一旦形成恶性竞争,服务质量就会各有千秋,也会破坏徐梦帮扶贫困学生的计划。什么人都可以进入到这个行业各显神通,就会把扶贫帮困、扶助贫困学生变成一句空话。徐梦想守住这块阵地,不管多忙多累也值得。
聘请了中医学院即将毕业的学生,担任公司的家庭医生,就为公司保了驾护了航。中医学院要读五年,五年里学的东西可真不少。当个家庭保健医生会称职。
杨勇终于放下担惊受怕的心。自己还能留在徐梦身边与她共事两年,还有的是机会与李恺比拼。两年,还有七百多天呢!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大半年前,自己还在何草草的小饭馆帮工混饭吃,徐梦那时还叫徐化化,正为求三个月的复习时间发愁。两个人都身无分文,穷困潦倒,今天不知明天要怎么度过?
谁知道他们现在考上了心仪的学校,还开了公司,每月每人的收入就有好几万,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以后自己会不断成长成熟,未来的发展肯定是越来越好。谁能料定自己就不能与徐梦牵手一生?至少他们现在是并肩而战,合伙同行。
李恺就算再好,再合适,徐梦现在也只有十八岁,还在读大学一年级,还不到婚龄,总不可能与李恺结婚。
自己与徐梦同甘共苦,一起创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疲劳。徐梦绝不是个忘恩负义的人,自己只要坚定不移地对徐梦一心一意,就不怕她不识他的好。
未来的日子还长,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徐梦一定会慧眼识珠,明白自己的好!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