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8月20号。

在母子俩一通忙碌后,“天味小吃”店开业了。

没有鲜花,没有仪式,没有观众,就这么静静地开张了。

吴学看着那块自己设计的绿色招牌,越看心里越美,很有那么一点成就感。

绿色代表食品的天然安全,两边刻纹的是传统手工艺流程,很有质感。

“看来我的审美还是蛮不错滴!”

“那个刘姐,你看我该干点啥?”店里一位胖大婶对着刘秀英问道。

刘秀英没有回答,而是不自觉地将目光看向了吴学。

经过这么一个暑假,刘秀英已经不自觉地把吴学当成了依靠。

吴学笑了笑,道:“妈,李婶,我们开始练手艺吧!”

李婶听闻不禁笑了,道:“哎呀,小吴呀,我都做了十几年包子啦,客人们都说好吃,这点活还用练吗?放心吧,保证不会耽误事。”

李婶也是贫苦人,她老伴是个病秧子,常年药不离口。有一个比吴学小两岁的儿子,却又不读书不工作,还偏偏喜欢打麻将。所以家里的里里外外,也都靠她一个人的包子摊位艰难地支撑着。

时间一长,也就跟刘秀英认识了,转眼也算十来年的老相识。俩人一个卖饺子,一个卖包子,为人都实在,所以比较合得来。

这回一样歇业在家,正为收入的事犯愁呢,就被刘秀英给叫来了。

吴学笑着说道:“手艺这东西呢,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说完,他便开始做包子,既然李婶是做包子的,那就让她看看什么才算是真正好吃的包子。

这也是吴学原本就打算好的,既然决定了要立招牌,那就必须将口味做到最好。

所以每一位员工,他要是有时间,都得教一遍才放心。

李婶听完,心里多少还是有点不服气的。毕竟吴学才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小青年,毛都没长齐呢,竟敢班门弄斧!

她完全可以自信地说:“我做过的包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

刘秀英自然早就知道了吴学的手艺,此刻正认真地看着吴学做包子。

她感觉每次看吴学做食物,好像自己的手艺都能学得特别快。

李婶看到对自己知根知底的刘秀英,这回竟然没帮自己说话,反而像个学生似的站在一旁认真地学习着,不禁一愣。

也不由得开始看着吴学的动作。

“咦,还真别说,这小子的手法还挺熟练的!”

“哎呀,皮要这么薄吗?”

“嗯,馅料里的盐,会不会放少了点?”

“……”

李婶在做包子这方面确实算是老手,其中的门门道道全看得一清二楚,同时心里也在不自觉地对比着。

吴学不顾其他,认真地拌着馅料,直到90分的上限才算完。接着又是擀包子皮,同时到了90分才收手。

二十多分钟,包子蒸好了。

吴学笑道:“李婶,尝尝!”

李婶看到李秀英和吴学都在看着她,也不犹豫,夹起一个包子咬了一口。

“嗯?味道不一样!”

她又仔细地嚼了嚼。

“嗯!好吃!太好吃了!”

皮的韧劲,馅料的柔软,汤汁的香醇,无一处不可圈可点。

李婶还没吃完,便直接朝吴学竖起了大拇指。

“小吴呀,你这手艺真是绝啦!”

她可是亲眼看着吴学,一步步把包子做出来的,刘秀英不但没有教一句,甚至自己都在边上学习。

吴学笑了笑,说道:“嘿嘿,来,我教你!”

“教我?”李婶又一愣,老话说“艺不轻传”,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大部分人的手艺,都当宝贝似的藏着掖着,甚至对于自己亲传的徒弟往往都还留一手两手的。

就连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好不容易到了如来大佬跟前,他老人家不也还来了一句“法不轻传”吗?

所以我们上下几千年的文化里,真正流传到现在的绝活又有多少呢?大部分都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连个泡都没冒。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