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书名却不是代注恒第一次听说。前一个月,班上一个比较喜欢看书的女生在上课前曾经和身边的同学谈论起自己刚看完一本叫做日出东方的书,觉得很不错,了解了不少以前不知道或者知道得似是而非的知识。
没想到现在突然看到这本书,代注恒觉得这就是自己和这本书的缘分。
本来今天他并不是特意来找这本书,既然刚好人家来还,自己就正好借来看看。
每次借书最多只能借两本,这是图书馆的规矩。女生还了日出东方后又去书架里找书去了,她也许每次都只借一本,又或者每次看完一本就还一本吧。
代注恒本来拿着两本书来登基借阅的,只好挑一本书放回去,把日出东方和另一本苏州园林艺术借了出来。
在回新校区的公交车上,代注恒就忍不住翻开了日出东方,旁若无人的看起来。
以往在公交车上看书而错过站的现象在代注恒也是司空见惯的,往往坐到公交车到终点站司机和售票员都要下车了才提醒这个看书的呆子车上没人了。
按照习惯,除了到教室上课的时间以外,代注恒将自己的时间进行了规划和安排,每天读书必须保证6小时以上,这项时间不包括看教材和完成专业学习的时间,同时保证体育运动锻炼时间2小时以上。在这8个小时以外可以参与同学间的聚会或者社会实践等其他活动。
如果一天课程比较满,在完成学习的同时,利用上课时间或者自习时间看课外书籍来保证每天的读书时间。平时在任何地方阅读时,如果不影响他们或者自己的生活,可以超过6个小时的时间安排。
当代注恒读书的时候遇到问题或者有什么有用知识和读书心得,马上拿出笔来进行记录。因此他拥有很有特色的读书笔记,这些读书笔记除了引用书上的名言警句和专业知识外,还有代注恒的读书心得和学习体会。
借来的书只能做笔记,如果是代注恒自己的书,那么他就会在上面写各种各样的体会和感悟或者联想起来的知识。
大学四年里恩格尔系数保持低于20的代注恒却保持了买书消费比例高于40以上。他大学总共买了98本新书和214本旧书,他自己的书上都写过或多或少的读书笔记。笔记最多的一本岳博天估计大约有3万字以上,这本书全书也就30余万字而已,可见书缝间的字是多么密集。
同寝室的一个同学回到寝室,问他吃不吃午饭,他在校外去吃饭可以帮代注恒带盒饭回来。代注恒的习惯是读书胜于吃饭,觉得人一天吃一顿饭就够了,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摄食上,所以他要么不吃,要么一顿多吃一些来储备着。所以他两天不吃饭不比别人更饿,同时一顿吃上别人3顿饭才能吃下午的东西也不奇怪。
不少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确实是为了读书可以废寝忘食,但是关心他的朋友也认为他迟早会得上胃病。
岳博天劝大家说:“对他来说,胃癌都无所谓,也要不了他的命,离开书他活不了!”
代注恒沉浸在日出东方所描绘刻画的风云之中,为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的执着顽强坚忍的品质和、、等伟大的领袖的个人魅力所折服,恨不生在革命时。
牛大开吃着饭,代注恒看着书牛大开睡午觉,代注恒在看书牛大开打了一下午的双抠,代注恒看一下午的书牛大开又吃饭,代注恒还看书牛大开出去上网,代注恒看书牛大开回寝室又睡觉,代注恒仍然看书……
第二天早晨8点半,牛大开准备去旧校区接女朋友,跑步回来的代注恒又拿起了书。
张震廷关心地说:“你现在的眼镜就1000多度,再这样没完没了的看下去,迟早有一天会成瞎子的。”
“没关系,眼睛的作用本来就是给我们通过视觉收集信息的,眼睛不行了,还有耳朵可以用。而且你什么时候听到过看书看成瞎子的事?就算有,也非常罕见。不见得我就能看成瞎子吧。”
室友卓进笑着说:“看书看成瞎子的人是很罕见,但是像你这样看书的人也很罕见。我只见过看武侠看言情的人有你这么通宵达旦的,没见过看个什么共产党宣言、西方哲学史、约翰克利斯朵夫有你这么拼命的。”
那位平时很喜欢出去打牌的同学在收拾停当要出门之前回头说了一句:“你还真是怪人,我还是佩服你,我看什么书都坚持不了两三天,看一个小时书恐怕都要睡着,你那些什么国家与革命、马克思文艺论的书比武侠、文摘周报、南方周末、参考消息更好看吗?我还是更喜欢看麻将,看着麻将我也可以不吃不喝不睡。走啦。”
寝室门关上。二楼的这间寝室中又只剩下代注恒一个人,就在其他同学泡妞、打牌、打台球、看录像、看电影、兼职、背英语单词、交联谊寝室的时候,代注恒却完全进入了日出东方所刻画的文学和史学的幻境之中去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去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