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京城的元日确实热闹,街上有大量的歌舞活动,以踏歌为盛,人们成群结队,边歌边舞,兴高采烈,喜气洋洋。
外面越是热闹,夜深人静的时候小和子便越想念阿爹阿娘,想念凉州的一切。
冯道源带着和儿先去了韩家旧宅,然后去了城外的妙应寺。
“这是你祖父的牌位,徽庆元年我才能在这寺庙中设立了恩师的牌位,先皇在世时,不敢为恩师伸冤平反,我只有等新皇地位稳固,才敢为恩师正名。我对恩师是有愧的,那年他被陷害时,我没有向皇帝求情,那段时间他病的很严重,但我始终没有去看他。”
小和子跪下向牌位叩头,心里说着:韩爷爷,我替哥哥来看你了,你若在天有灵,也一定会原谅我冒充您的孙女的。
冯道源看了一眼小和子说道,“和儿,还好我找到了你。我死后也敢去见恩师了。”
“冯伯伯,谢谢您为爷爷伸冤,为我们韩家平反。”小和子向冯道源叩头致谢。
“好和儿,快快起来,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会替恩师照顾好你的。”
快晌午的时候,他们才走出了寺庙门,小和子便在门口看见了南丰楼遇见的徐牧。小和子见冯道源向徐牧那边走去,便跟上去。
“见过徐兄,自从贤侄从边关回来,你向皇帝辞官后,已是好久没有见你了,”冯道源向徐牧旁边的人行礼后说道。
小和子听到这个就知道徐牧旁边的是他的父亲,当朝太尉徐如修。可那天晚上冯明熠没有跟她说徐太尉已经辞官了啊。
“冯相,日理万机,怎么有空领着一个女娃到这妙应庙里?”
小和子听着徐太尉突然提到自己,便抬头看了一眼冯道源。
“这丫头是内人妹妹的孩子,听熠儿说妙应寺热闹便要闹着跟过来,”冯道源转身对小和子说道,“和儿,快见过徐伯伯。”
小和子心里笑着冯道源牵强的解释,走上前行礼道,“和儿,见过徐伯伯”。
“徐兄,您先忙,晌午了,我瞧着丫头的应该有些饿了,我先带她回家。”冯道源笑着说完。
小和子想冯相的理由越编越搞笑了,在心里笑的更欢了,但不敢表面上流露出来了。
看着冯相找了这样一个理由告辞,徐如修骂道:老匹夫。
上了马车,冯道源便说,“我要是不找个理由躲开他,就要受着他的那个倔脾气,太难受了。”
“看起来,您与那位徐伯伯关系很好?”小和子小心翼翼地说道。
“哈哈,和儿,你是第一个说我和他关系很好的人,别人都说我俩水火不容呢,你怎么就确定我和他关系好呢?”
“冯伯伯,和儿只是感觉您对那位徐伯伯又尊敬又了解。”
“嗯,我和他是你爷爷的门徒,他今天来妙应寺,应该是来给恩师烧香的,他早知道我给恩师设立了牌位,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来,但每次都避开我。那年他在边关战功卓绩,先皇本想封他为归德将军,可他因为向先皇为恩师求情,先皇便罢免了他的一切职位。我尊敬他是因为以前他像兄长一样关照我,我了解他,他因为那件事恨我,以前他见我,连招呼都不会打的,这几年好多了。还有我要告诉他,你是恩师的孙女,明天便把你带到徐家。”
冯道源一路上便给和儿讲了许多他和徐如修的事,其实小和子听完更佩服的是韩爷爷,想着他老人家在世时肯定是一个贤良方正的人。
(二)
小和子趴在窗口看着院子里的绿叶迎红日,芸朴种的花含苞待放,想着自己到京城里已经三个月了,没有给阿爹阿娘写回一封书信。
她中午悄悄地叫住芸梧,对着她小声的说道,“芸梧姐姐,你会武功,能不能悄悄带我出去。”
“姑娘,你要去那里?”芸梧听小和子说完一惊。
小和子才想起来,自己竟不知道去哪里。自己失落地趴在桌子上。
“姑娘是呆着闷了吗?姑娘忘了吗?夫人昨天不是告诉姑娘,下月初三要去郊外出游呀。”
“啊,我忘了”小和子想着这几天先把给阿爹阿娘的信先写了。写信的时候,心里有千言万语要写,但下笔却不知道要从何写起。
等到初三时,本来小和子和芸梧商量好,从郊游的队伍里悄悄跑出来,却被少夫人身边的王妈妈发现,带着和儿去见了少夫人。
周氏看着王妈妈带着和儿,又听王妈妈讲。
“和儿,你上车来”,周氏你轻轻说道。
“嫂子,我只是想着带着芸梧去里坊玩,想着里坊肯定比去郊外好玩。”小和子小心地看了一眼,便小声说道。
周氏看着小和子委屈的样子笑道,“你大哥说你贪玩,看来没错。和儿,其实你想去里坊跟我说一声就行,你偷偷跑出去,母亲怪罪下来,可不是个法。”
“嫂子,和儿知道错了。以后肯定不敢了。”
“和儿,下次你想去那里只要跟我说便是了,你想去里坊,那就去吧,有芸梧跟着我也放心了,不要太贪玩,酉时之前一定要回来。”
“谢谢,嫂子你真好。”小和子高兴地抱住了周氏。
王妈妈看见小和子带着芸梧离开的队伍,便问周氏,“少夫人,这样做夫人会不会怪罪你。”
周氏看着小和子离开的背影笑道,“没事。”
“和儿姑娘,你要去哪里?”见周围没人的时候,芸梧便向小和子问道。
“芸梧姐姐,这城里的商队都聚集再哪里?”小和子想着,给阿爹阿娘送信只能找去凉州的商队了。
“姑娘找商队?”
“对,找能去凉州的商队,我想给我阿爹阿娘寄份信。”小和子的解释到。
“姑娘,商人一般聚集西市,去凉州的商队应该能在西市找到。”
“太好了,芸梧姐姐,我们赶紧去西市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