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傅,我来了。”
胖子进去后,找到一个穿着奶白色宽松麻衣休闲衣服,头发胡须花白,面色红润,精神抖擞的的老人。
“哟,志文,这么快啊。”陈师傅见到曹志文,笑呵呵地说道:“你爸这么没来?”
曹志文笑了笑:“我爸去申城出诊了。估计要几天。所以让我来给家里拿药。”
“好。”陈师傅朝着柜台里一个正在看单子的年轻人喊道:“啊伟,去后面,将标有姓曹的药材拿过来,一共是十三袋。”
“诶好。”年轻人应了一句,跟客户歉声说了一句,先放下手头的事情,去了后堂。
“志文,听你爸说你自己出来开诊所,做得怎么……”
趁着闲时,胖子和陈师傅聊起了家常。
易三没兴趣听,倒是对这里的药材很感兴趣。于是自顾自地看了起来。
说起来的,得到传承的他,也是一个顶尖的中医了。
通过望气之法,擦看起了店铺内的所有药材。
“果然,药斗内的药皆是寻常药材,真正的好药材在药架上和玻璃柜台下。至于更珍贵的,肯定不会随意放在这边。”
现如今的药材基本上都是人工种植,野生的药材就都不好找。能有灵气存在的药材,都是上了药龄,也只有野外的才有。
慢慢的,他走道一处位置,半蹲下,看着柜台里的被一长条形玻璃盒密封起来的黄芪。
这根黄芪有两根筷子般粗细,土黄色,两条经过修剪的支根,总长度目测下约有40公分。很不小了。
黄芪补气,这点对许多喜欢用药材煲汤的家庭来说,是最为熟悉不过的了。
这株黄芪是他在这间店里看过蕴含灵气最为多的一株药材。
虽然这“多”仅仅比其余上了药龄的药材多出部分,但也不少了。
“这株黄芪什么价?”易三对一正在开票的女孩子问了一句。
女孩子看了易三一眼,又看了看他说的黄芪,应道:“这株药材一千五。”
“一千五?”
易三不了解行情,不知是贵了还是便宜了。
但相对寻常的黄芪而言肯定是贵了。
只是他看向黄芪旁边的一株暗红色的红参,灵气没有黄芪多,于是又问了一句:“这株红参呢?”
红参是用人参经过炮制而成的,而不是天然种植。
人参经过处理剪掉支根和须根,先洗后蒸,直至参根呈黄色,皮呈半透明状是最适合的。之后进行晒干。虽然也能烘干,但晒干的话,效果会比烘干更胜一筹。
这根红参经过炮制后,还能保存下些许部分的灵气,说明炮制手法很老道。
“红参两千七。这两株药材都是野生的,药龄有十年左右。”
没过手,也就没办法看出药龄。
至于为何将十年份的野参炮制成红参,那就不是他所关心的。
黄芪和红参皆是补气药材,按常理而言,红参的补气效果强于黄芪,但黄芪的补气作用较为温和。只不过,两者可以配合服用。
但从两者的灵气程度而言,黄芪反而更好。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