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说:你帐也算的太细了,煮肉还有一锅油汤呢。你说吧!,要多少?。店家说:不要你多的,你再给一块。老何就欣然答应,店家就满心欢喜地拿着肉走了。
老何看着驮架发愣,他在筹划怎么装这些东西,老赵说:走长路,两边一定要平衡。老何指了指、鼾声如雷的两个轿夫,然后对着老赵的耳朵小声说:我要把银元分点出来,…。
老何要把背篼里的东西,都倒腾出来。老赵说:把灯吹了,睡吧!。老何把所有绳子都解开,然后吹灭了灯。房间里只听到轿夫的呼噜声,他分派好后,再点着灯进行捆扎。然后再把这些东西,装进驮架的筐里。
老何点了一支烟,今天实在是累了,他对老赵说:这一路上,你是主,我是仆,一切事情由你来处理,这是刚才拿出来的三十块钱,明天早上你算账。来,把驮架挪到你和我的床板中间。于是两人就把驮架拖了过去。
老赵说:我看你今天确实辛苦了,把门闩好,你就放心的睡吧!。
老何说:不要麻痺大意,不要在小河沟里翻了船,我们两人轮着睡。老赵说:你就放心的睡吧!,反正我在滑竿上也可以睡。
老何去闩了门,回来倒下就睡了,一会儿老赵就听到了老何小小的鼾声。
睡到半夜,老赵用拐杖把老何推醒,老何怼了一下拐杖,告诉老赵,知道了,注意一听,没有什么动静,过了一会儿,才听到有拨弄门闩的吱吱声。
老何把手枪拿到手上,拉动枪机,咔嚓一声,把子弹推上膛,他故意把声响弄大点,告诉外面,我们醒着呢!,以后再也没有声响老赵对老何说:你就放心的睡吧!。老何的小呼嚕又接着继续。
天蒙蒙亮时,店家就开始忙碌起来老何醒了,他起来伸了个懒腰,忙把枪收好,他上茅房,顺便看一下环境,没有什么异常,才叫老赵起来。轿夫也跟着起来了。还有十多里路,就出田河县界了,老何和老赵心里都暗暗窃喜。
吃饭的时候,看那菜盆里,炖的狗肉里、加进去了很多萝卜,汤的上面已不见了油花,老何暗笑,昨天把人家吃怕了,店家也看出了大家的心事,凑过来说:汤里炖了些萝卜,肉吃多了,也要顺顺气儿,你们爱吃肉,就捡肉吃,后面还多着呢!。
轿夫不讲客气,闷不作声,就尽捡肉吃,老何和老赵,吃了一碗饭,就把碗搁下了。
店家把马牵来,拴在门前,又拿来了鞯垫,马鞍和草料袋,老何很久没有骑马了,他还眷念着骑马行军的日子,他叫店家把马鞍安好,店家说:这马既能骑,又能驮东西,这几个钱很值!。
他铺上垫子,放上马鞍,系上带子,很快就安好了。老何骑上去,走了一圈,他的心情很复杂,还是依依不舍地下来了。
老赵就叫店家把鞍子放下,老何叫两个轿夫,把驮架抬出来,店家做示范,让马躺下,然后把驮架放上,系好带子,叫马站起来。
店家说:昨天晚上已经喂了,你们中午休息,不要忘了喂牠。要走了,老赵把店家叫到屋里,把钱一个一个地数给他,老何总觉得缺点什么,怎么也想不起来,等老赵上了滑竿儿,他才想起,还有肉呢!。
他忙叫店家把肉拿来。煮过的肉,放在一个小提篮里,老何发现少了一些,他摇了摇头,就把它放在驮架的筐里。
临走的时候,店家从屋里拿出一个大簸箕,扣在驮架的筐上,他说:拿去喂马吧!,真是,买得起马,配不起鞍。
滑竿颤悠着,只听到滑竿颤悠发出的吱吱声,轿夫的步子按颤悠的节奏走,走得轻快。老何牵着马跟在后面,今天没有负重,感觉比昨天好多了,步子走得也很轻快,中午赶到宁江城,老赵在滑竿上指挥,不进城,走城外。轿夫问:不吃饭了?。
老赵忙叫滑竿停下来,他扬着手,叫老何上来,老何来了,老赵问他:在哪里吃饭?。老何说:抬轿的师傅都饿了,就在城外吧!,我们又是滑竿,又是马的,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凑热闹,吃完了、从城外绕过去。
轿夫说:人家做生意,都是选热闹的地方。在城外开店,你卖给谁呀?。老何无言以对,轿夫怎么能理解他们的心意呢,只好说:那就走吧!,碰到哪家算哪家。
走到一个羊肉粉馆前,轿夫停住了脚步,老何忙上前问:你们想吃米粉?,不吃米饭了。轿夫说:最好吃米粉,吃米粉还有点油星子,你没看到是羊肉粉吗?。
到了粉馆前,落下滑竿,老赵就走了进去,他找了一张桌子坐下。老何没有进去,他把马拴上后,拿下簸箕,就来喂马。又去借盆。要给马饮水。安排停当才去吃粉。老何对老赵说:带了那么多肉,没人吃?。老赵说:他们不吃啊!,到时坏了就扔了吧!。
轿夫听了这话,就疑惑起来,他就问:有肉哇?,怎么没看见呀?。老何说:就在驮架的筐里,起码有十来斤呢!。两个轿夫连忙出去看。老何和老赵也跟着出来。
老何说:人家城里生意好,没有闲着的锅给你整这个肉,你到城外,不管是栈房、粉馆人家都给你整,炖也可以、炒也行,怎么样,没吃饱吧,我们赶紧走,我们顺着城边儿走,碰到栈房小店就停下来整肉吃。
他们绕着城走,路边真有客栈,老何就问轿夫,怎么在县城外还有开客栈的呢?,轿夫无话可说。老赵说:很简单,因为这里便宜。老何说:我们在这里休息时间长点,我要喂马,你们弄两斤肉去炖上。
老何总觉得、马走路有问题,他把马前腿的马蹄翻起来看,不觉吓了一跳,马掌磨去了一半,那店家可能没有养过马,不知该怎么打理?老何跟老赵说:马掌都磨掉一半了,要钉马掌呢!。
老赵笑道:这地方没看见有养马的,哪有人会钉马掌呢?。老何就去问栈房老板。栈房老板说:我们这里不是没有养马的,只是养马的少,我看铁匠铺有钉马掌的,你去问问。老赵接着问:铁匠铺在哪里?。老板一挥手说:城南有两家,你到城南去问。
老何和轿夫把驮架抬下,交由老赵看管,换上马鞍就到城南去钉马掌。城南有两家铁匠铺。问第一家,说没有货,钉不上。问隔壁这家,老铁匠的儿子摇摇头说:不知道,他提高了嗓子问里屋,有马掌没有,有钉马掌的。
从屋里出来了一个老头,他打量了老何和那匹高头大马,他问老何:是要换掌啊!。老何忙说:是、是、是、磨得差不多了,要换掌。老头儿说:有付现成的,我看合适不合适,看看吧!。
老师傅就到里屋去找马掌,等了一会儿,他拿出一付马掌来,走到马那里。老何连忙把前蹄翻过来,老头儿拿着马掌去比了比,他说:宽了一点,行,那就回回火吧!,把他迂窄一点。老何忙递上烟。
老头的儿子就拉上风箱,炉火看着就旺了起来。老头把马掌放在炭火中,一会儿就烧红了,他左手用铁钳夹住马掌,右手拿着锤子,在砧子上捶了几锤,然后丢进水桶里,只见一股白烟冒起,同时发出嗤嗤的声响。
等马掌冷了,再翻过马蹄来比比。老师傅的功夫很到家,一比正合适,老师傅说:先把旧掌撬下来,把马蹄儿用弯刀削平,再钉。
太阳偏西了,马掌才钉完,等到老何回到栈房,老赵他们早就吃完了饭,老何马上铺排他们喂马,自己也饿了,赶紧吃饭。老何正在细嚼慢咽,老赵过来说:要出宁江地界,还有三十五里,到了靖南地界才算安全。要走晚了,怕天黑前出不了宁江地界。
老何说:今天是中秋,你怕什么?晚点就晚点吧!,反正要走到靖南地界。
老何吃完了饭,他又抽烟,抽完烟后又上茅房,他是在拖延时间,想叫马儿多吃点。老赵他们却不然,吃饱了,喝足了,休息好了则想快点儿走。
又上路了,老何问轿夫:要走多远,我们才出宁江县界呀?。轿夫说:还有三十多里路吧!。老何说:看来我们今天还走不出宁江地界呢!。轿夫没有直接回答他,轿夫说:再走二十里,天还没黑,就到茶山坳了,茶山坳出去几里路,就出了宁江地界,就可看到靖南的息乐溪了。
老何问他:茶山坳和息乐溪那个大呀!,今天是中秋,看能不能买到月饼哟!。轿夫说:当然是息乐溪大喽!,它是有乡场的集镇。老何说:那我们今天就歇息乐溪吧!。
轿夫抬着滑竿,经常到处走,自然清楚乡镇村落。这地方,没有汽车,也没有马车,偶尔可以看到鸡公车,就是小轮的独轮车。主要交通工具,就是滑竿。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