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县自从宗涛率领士兵退到城内后,金兀术率领的20万大军立即将阳曲城团团围住。
金兵自从攻破宗涛的防御工事后,虽然损失惨重但信心倍增,他们包围阳曲城后立即向阳曲城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而且金兀术和完颜粘罕亲自指挥,他们举起弯刀,高呼着命令金兵要不怕牺牲向阳曲城进攻。
金兵的铁浮屠组织在一起形成威力巨大的进攻阵型,步兵和骑兵配合井然有序,在最前面的是盾兵,所谓盾兵是举着宽大而又有韧性的防御工具,但凡一般箭镞射不穿,金兵夺在盾后面安然无恙,在盾后面紧跟着是金兵的弓弩手,每当盾兵前进一步,金兵的弓弩手紧紧的跟着,后面就是金人精锐骑兵,他们各个身披重甲,武器闪闪发亮,目光流露出贪婪和欲望,恨不得将阳曲城吞进肚子里。
在盾兵的保护下金兵终于来到护城河前,金兀术令士兵迅速在护城河上搭起一座小桥。阳曲城的护城河宽约10米,长约30里,这是宗涛特意加宽的,目的就是为了阻止金兵的进攻。
宗涛在刘玄和林青的陪同下亲自登上了阳曲城,向下望去,看到金兵井然有序的进攻,天衣无缝的配合,不由得暗自惊叹,此刻他身边能战的士兵只有4000余人,所凭借的是眼前这座城池,所面对是金人将近20万的雄兵,而且又是在百战名将金兀术的亲自指挥,此刻的宗涛心里也没有了底气,他所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消磨金兵的有生力量,延缓金兵破城的时间,为援兵的到来赢取时间。
阳曲城,有四座城门,而宗涛所在的是金兵主要进攻的城门,在这里等待他的将是一场生死考验。
当金兵走到临时搭建的桥时,宗涛冷冷的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在城墙上埋伏的弓弩手接到宗涛的名令立刻向下射出了弓箭,居高临下,但凡露出一丁点身体的金兵无不中箭倒在护城河里,顺瞬间金兵损失了数十人。
金兀术在后面下命令道:“将士们不要怕牺牲,只要攻到城池前面,我们就胜利了”。盾兵、步兵、弓弩手、骑兵依次向曲阳城前进。
望着金人的骑兵,宗涛露出了久违的微笑,他将准备好的床子弩放到城墙上,一声令下,数十个床子弩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咣咣的将长矛箭放到床子弩上,数名士兵用力的拉开床子弩,瞬间长矛箭飞快的射了出去,发出嗖嗖的风声,金兵望着射向自己的长矛箭露出了熟悉的恐惧,他们还来不及反应,来人带马被射翻在地上,血肉飞溅,死相难看。
金人的骑兵瞬间下破了胆,一名骑兵小校不由自主的向后撤去,他参加战斗数年无论在灭辽还是破宋,从来没见过如此锋利的武器,这简直是来自地狱的恶魔,刚刚还和自己一起冲杀的士兵瞬间阴阳相隔,血肉模糊,这怎能令他不恐惧。
金兵的铠甲非常雄厚和结实,无论是士兵还是战马都被厚厚的铠甲所覆盖,士兵只露出一双眼睛,战马只露出四条马腿,这也是金兵铁骑威力所在,一旦冲杀起来,无论面对人数多么有优势的步兵都能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但是今天他们遇到了宗涛的士兵,遇到了床子弩这个守城神器,这对金兵来说简直是来自地狱的魔鬼。
一名小校的撤退,其他骑兵也跟着撤退,金兵呈现出败势,金兀术气的脸色发白,怒发冲冠,在嘴角的胡子一动一动向上扭曲,眼神中充满了冷冷的杀气,他骑着战马,催马来带撤退的小校面前,高高的举起弯刀,迅速的将那名撤退的小校斩于马下。
他望着恐惧的骑兵大声道:“我们都是大金的勇士,你们的勇气哪里去了?现在已经包围了阳曲城,破城指日可待,难道因为你们怕死亡就想撤退吗?你们对的起大金勇士的称号吗?如果你们在战场上临阵脱逃,不但你们要死就连你们的家人也会因为你们的懦弱而受到屈辱,现在是你们建功立业的机会还等待什么”。
金兀术冠冕堂皇而又充满威胁的话鼓舞了金兵的斗志,金兀术下令一口气搭建数十个桥,这样金兵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向阳曲城发动进攻。
果然金兵分散突破护城河给城上的士兵带来巨大了压力,毕竟床子弩数量有限,而且分布不均,这样的结果虽然给金兵沉重的打击,但架不住金兵人多势重,金兵顽强不屈的斗志终于冲到了城墙下面。
金兀术脸上绽放出胜利的笑容,金兵分成两队,一队架起云梯攀越城墙,一队形成步兵战队抱着巨大的圆木向城门冲去。
咚咚咚撞击城门的声音,震耳欲聋龙,宗涛站在城墙上,敌人的箭雨在他身边飞来飞的去,宗涛临危不乱,他举起腰中的宝刀大声喝道:“兄弟们阳曲城是我们最后的防御阵地,我们身后是100多万无辜的百姓,我们作为军人如果不能保护他们是我们的耻辱,只要我们有一口气在决不让一个金人踏破阳曲城”。
将有必死之心,兵无求生之念,将士们看到自己的主帅如此舍生忘死,纷纷受到鼓舞,大声道:“我等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情是遇到公子,最幸运的事情是能和公主并肩作战,誓死追随公子和敌人血战到底”。
守城的士兵士气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们一边举起盾牌当着金兵射来的箭镞,一边用刀砍向金兵搭起了云梯,很多金人从半空中摔了下来脑浆迸裂。
想要通过攀越城墙登上阳曲城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宗涛最担心的是敌人在城门前的骚扰,城门虽然坚固但经受不起敌人抱着巨大圆木一次又一次的冲撞,至于敌人的骑兵宗涛暂时还不担心,因为床子弩威力甚大,射程极远敌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