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将兵赴丧后就留在了吴郡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军政大事尽心辅佐孙权,暂时稳定住了江东风雨飘摇的局势。
不久后,来自朝廷的任命已至曹操表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驻守吴郡,明面上虽承认了孙氏政权的交替但暗里还是采取了一些压制手段一是并没有承认孙权承袭吴侯的爵位,二是另派使丞至会稽行文书事。
其实曹操本来是想趁孙策的丧礼期间攻伐江东幸好有之前派去许都的张纮劝谏说:“乘人之丧进行讨伐有违古之道义,若不能攻克,还会让孙曹两家弃好成仇,不如借机厚待孙氏。”
曹操考虑到自己现在正和袁绍决战,不宜两面用兵腹背受敌便听从了张纮的谏言,又知张纮始终心向江东留其在许都也不会为己所用反而会继续在朝内替孙氏美言于是顺便任命张纮为会稽东部都尉放他回江东,让他劝孙权归附朝廷。
孙权接到诏书后,不禁在心里冷笑,父亲的封号是破虏将军,大哥的封号是讨逆将军,他的封号是讨虏将军,曹操倒真是敷衍,连封号都懒得想。
与任命书同时送来的还有一道敕命,曹操借天子之名征召故吴郡太守盛宪入朝,担任骑都尉之职。
曹操的意思很明显,他放张纮回江东,作为交换,也要孙权放盛宪入许都。
孙策遇刺后,盛宪一家老小都被抓进了牢里,但盛宪也是块硬骨头,无论如何严刑逼迫,他咬死不承认,后来还是他的妻小扛不住刑讯,招供盛宪是谋害孙策的主谋,但他妻小知道的内幕也有限,并不清楚他是否还有同谋,背后是否还有主使。
曹操如此迫不及待地想救盛宪的命,倒是进一步证实了孙权的猜想。大哥之死肯定就是曹操在幕后操纵所为!
如今曹操竟还有脸从他眼皮子底下要人?他要是真放了盛宪,与缩头乌龟何异?就算现在时势所迫,他不能拿幕后下棋之人怎样,但也要把那些可恶的棋子通通粉碎!
下定决心后,孙权将敕命盛宪的诏书置于烛火上,冷眼看着它一点点被火焰吞噬,烧为灰烬。
随即,他下令诛杀盛宪。
这是孙权继任以来杀的第一位名豪,一声令下即让对方人头落地。这一刻他终于体会到,身为江东之主,除了肩上担负的重责以外,手里还握着生杀予夺的权力,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新主诛杀盛宪的消息一传出,稍微平静了几日的江东又掀起了一阵风雨。
庐江太守李术不肯服从孙权,公开收容盛宪的门生故吏以及越来越多的亡叛者,孙权致书令其遣返叛徒,李术回信“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讽刺孙权是无德之人,公然反叛。
孙权被呕心到不行,这真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先前孙暠之叛,只是夺权未遂,而李术之叛危险性明显大很多,若他将这一郡之地献给曹操,后果将不堪设想。
诸将皆义愤填膺,纷纷请命出征,然而孙权却做了一个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决定。
“孤亲征庐江!”
得知消息后,孙尚香也是吃惊不已,立刻去找了孙权。
她毫不避讳地表达了自己的怀疑,“亲征?二哥你那军事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啊!
孙权冷冷的眼神瞟过来,孙尚香还是把后半句咽回肚子里,换了一个委婉的问法,“为何不派公瑾兄长去平叛?他肯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平定庐江。”
孙权冷哼道:“大家都觉得我这个新主年少不能任事,无法保住江东,我要是不亲自打一场胜仗,如何立威?”
话是这么说……但派公瑾兄长或是其他经验丰富的老将去,起码能速战速决,孙权率大军去,凭借兵力优势虽不至于打输,但万一久攻不克……就怕横生枝节,比如北方的曹操或者西边的刘表来插一脚。
她问出了心里的担忧,“李术向曹操求救怎么办?”
“李术之前为求得庐江太守之位,截杀了曹操任命的扬州刺史严象,向大哥表忠心,我此番出征前会致书与曹操,历数李术罪状,曹操既然身为司空,自诩奉天子以令不臣,肯定不会救一个轻易违犯汉律,残害朝廷官员之人,何况曹操现在还在官渡与袁绍相持,就算想救也鞭长莫及。”
孙尚香听他分析得头头是道,心下稍安,不禁笑道:“那我就祝二哥旗开得胜了。”
孙权双眼微眯,忽然上下打量了她一遍,仿佛看见太阳打西边出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