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薛氏才换了衣裳,便有婢女来报,说郑家公子递了帖子。

郑家公子?郑明之登门?

薛氏不由蹙眉纳闷,怎的这些事儿都赶巧凑到一块儿了。

一连半个月,林远与宗亲为了修葺宗祠,闹得有些不太愉快。

那些个老东西既不肯多出几块钱银,也不肯多派几个家丁帮衬,里里外外都交由林远一手操办,明面儿上是族长劳苦功高,暗地里只怕一个个恨不能躲的远远的。

不知眼下林远那边商议的如何,薛氏自知宗室规矩,想到此时林远不便脱身,忙叫贴身丫鬟胭脂简单梳了头发,敷了香粉,这才脚步匆匆的往花厅去。

临了,又顿了脚步,转身吩咐胭脂叫人去寻了林月梅前来相伴。

左右她是铁了心要嫁进郑家的,多一分见面的机会,自然多一分胜算。

念及此,薛氏不由弯了嘴角。

花厅设在庑廊西南角,一株参天梧桐树高大的遮住了日头,阳光透过树叶,投下细细碎碎的光影。

正值盛夏,梧桐叶子嫩绿的似能掐出水来。

薛氏正被日头刺的晃眼,抬眸望去,树下立着一人,蓝衣长袍,白玉束冠,足下一双锦靴绣着繁复的花样,衬的这人仪表堂堂。

难怪月梅对他情根深种,薛氏心中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般模样的儿郎,日后若真能成了她的佳婿,只怕要叫多少名门世家艳羡。

郑家是岭南第一大户,族中世代为官,郑明之曾祖父曾在京城官居五品,眼下他父亲身居岭南要职,任岭南户部员外郎。虽是官不如林家大,但因专管岭南的官员升迁,这些年积累了不少钱财。

郑明之曾拜在林大人门下读书,十四岁就中了秀才,明年年满十六就该考举人了。

林郑两家因着这层关系,格外亲厚。

逢年过节时,郑家都会备上厚礼上门。

三年前,两家更是有意想定个姻亲,只等林玉笙及笄便可过门。

虽不曾立下婚书,两家倒是也交换了信物。

林远一心想用女儿攀附上郑家背后的势力,对于这门亲事自然是满意的。

但林月梅自从偶遇过一回郑家大公子,整个人便如着了魔般,从此心心念念。听闻林远有意将他与林玉笙配成双,自然是哭闹了好一番。

薛氏心疼女儿,见她铁了心笃定了非郑明之不嫁,也曾私下想过法子。

然林月梅毕竟是养女,哪里有养女抢了嫡女夫婿的说法?即便是闹到林远那里,也不会站在她们这边儿。

再说若当真这一闹,只怕不但梅姐儿毁了名声,就连她这个做继母的,亦无法在林家立足。

薛氏是过来人,自是知晓这其中厉害,便只能处处拘着梅姐儿,谁曾想这丫头见无计可施,竟恶从胆边生,险些在宗祠烧死林玉笙,酿成大祸。

但如今形势不同了,她故意将林玉笙伤了脑子的事儿放出风声,闹的满城皆知。

只要郑家对林玉笙没了指望,再寻个由头让梅姐儿能顶了那个痨病鬼嫁过去,到那时,不但梅姐儿如了心愿,郑家偌大的家业,亦是唾手可得。

她娘家薛氏一门自然腰板子就更硬气,以后老爷官场需要拿银子打点,只怕她那一身穷酸气的嫂嫂再不敢多说一句。

如此想着,薛氏的眉眼就舒展开了。

“世侄今日到访,可是有要紧事?”

薛氏由丫鬟虚扶着,迈着碎步笑意盈盈。

“外头暑气重,快过来坐。”

郑公子闻声,忙上前给薛氏行了礼。

“明之见过师母,师母近日可还安稳?”

薛氏商贾出生,自嫁入官门,便尤其爱这些排场话,闻言笑容更盛。

“都好都好,你这孩子来之前怎不提前通传一声,我也好叫下人备些你爱吃的点心。”

郑明之忙躬身道,不敢叫夫人挂心。

薛氏越瞧这孩子越欢喜,先前对林月梅私下谋划之事淡了几分埋怨。

左右寒暄了几句,薛氏见郑明之今日神色紧绷,似有话要说,便吩咐其他婢女退下,只留了胭脂在旁添茶水。

“眼下祠堂出了些事情,老爷正在前宅和宗亲们商议呢。世侄若有急事,我这就叫人请他过来?”

“师母,今日子侄前来,确是奉家母之命为师母赠一礼物。”

郑公子见薛氏屏退了外人,面上不由放松些许。

“哦?”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