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涩中夹杂着大大的苦味儿,又干又硬还喇嗓子,宋泞怀疑她不仅吃到了过期食物 ,吃的还是老人们口中常讲的那什么糠。
宋泞:……
以后‘食堂’可以不用再见了。
*
“扣扣扣!”
宋泞敲门。
之前宋泞来过一次,但1303没人。不过这会儿刚吃完饭,里面应该有人在了。
果然没等几秒,门就从里面打开,然后宋泞就看到一个年轻留着寸头短发的青年。
他个头高高的,身上的棉衣破旧又老套,但却意外平顺整洁。
宋泞礼貌打了招呼后,就想问买卖市场的事——
“进来说吧。”
对方也很干脆,让宋泞问1303里的其他人。
“赵城啊,他脑子磕到不记事啦。”
“失忆了。”
“真巧啊,”宋泞很时实表示:“和我一样。”
“你也失忆啦?噢,那你也是个倒霉蛋。”
宋泞:……
话题差点就此终结。
1303总共住了四人,除了赵城来历不知外,剩下的三人都是本地土著,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姐,一个中年大叔,一个年轻小伙子。
至于三个本地人,有手有脚正是身体健康有力气的时候是怎么混的以至于沦落到要到吃救济饭才能生存下去的地步?
是他们偷懒耍滑不想好好干吗,不,是因为穷。
冰河期到来,失业数字到达到一个恐怖程度,冷温让人不得不长时间被困在室内之中。
各类资源短缺,注定造成其分配的倾斜。
文明传递不可能就此断层,科技也不可能停止研究。
国家需要教育,需要人才。
大量的资源投入教育事业然后以投身各行各业优秀人才作为反哺。
随着时间越久,所剩下的资源越来越少,国家面临的压力与困境都远超当初预想。
已是在苦苦死撑。
不适合的人被迅速淘汰,学有所成才是找到工作的敲门砖,有工作就能领到工资,有工资才能给后辈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因为教育成本在断层式增加。
循环往复,一年又一年,以至于富人越富穷人越穷。
到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两厢之间,已成两极式分化。
冰河时期,人有了大量的时间,有条件家庭的小孩,自接受教育起就会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以成为优秀/精英人才从而应聘于各行业领域为最终目地。
当知道这里十三四岁的小孩普遍有研究生水平时,宋泞是这样的=o=
且不止知识精深还面广之时她是这样的—_—
并还有实操能力时她是——
竞争压力如此之大,怪不得没有普通人工作的机会。
当然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体面点的像安保类性质的工作门槛就要低点,可饶是如此,依然有文化要求。
宋泞戚戚然:“养自己好难。”
“其实现在也还好啦,有国家帮扶,每天有东西吃,住房用水也不用自己操心,每月还能领几百块钱呢。”中年大叔很知足。
像他们三人都是一月救济到期之后自愿留下的,所以每月有工资可领。
“就是干的活有点累,不体面。”
大姐抱怨:“就夕阳红小区最烦人,马桶整天堵,天天吃的不多也不知道屎尿怎么那么多。刚掏了回来,差点没赶上吃饭!”
宋泞:#o#
“这有啥吃惊,就这活儿缺人呢。再冷点更不得了,你别急,肯定能给你安排上,你们新来的就是吃点亏。”
宋泞:……
这还有她的份?
“小区哪都好,”大壮也很满意,除了:“马大胖太凶了,又抠又凶!”
“你找她当老婆啊?她凶就凶呗!”
大叔先是嘲笑完大壮,又在那儿幻想:“要我有种植的手艺就好了。”
大姐嗤笑,“你要有手艺,还能来这里?早吃香喝辣的去了。”
“种地很难的,”作为一个没有种植天赋的人,大壮表示,“太难了,而且种子还特贵。”
“很贵吗?”宋泞问,“野菜种子一撒长一片的那种也贵?”
大姐:“哦,那倒不贵。什么水果啊不常见蔬菜啊这种的不便宜。”
大壮:“你想种野菜?别折腾了,很难种出来的,湿度温度阳光一个不合适,就长不成。我就从来没种活过。”
“你是你,人家是人家,保不准人宋泞把东西种出来了呢。”大姐笑眯眯的看着宋泞问她,“真没一点记忆了?啧啧……我看你和我们不一样,家里肯定过的好,怎么到这里来了?多可惜呀。”
最后又看看赵城:“噢,俩倒霉蛋!”
比两个‘失忆’的人还要难受的样。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