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急需在上述三种模型之外,找到一种新的标准来jusify互联网公司的价值。现在互联网业界有一个很著名的女强人aryeeker帮了华尔街一个大忙,她的互联网报告推广了“烧钱换增长”的概念这也就是后来很多人说的aryeeker的黑料。
到了今年,她把“眼球eyeballs”和她把“眼球eyeballs”和“”列为互联网公司的重要财务指标,并在报告中写道:“雅虎每年吸引4000万对眼球访问,这公司应该值100亿美元。”几个月后,她将雅虎25的增长放入“五大关键财务指标”。
我个人预计,明年美国将会有4、500家公司上市,其中可能有300家来自科技行业,有大概100家公司会在上市当天市值就翻了一番。像美林、高盛这样的投行,也将会推出互联网专项基金,投资这些新上市的科技公司。
而那些著名的大公司,比如思科比如rale比如高通、时代华纳其将会增长120倍左右。
但是硅谷经济学奠基人布莱恩亚瑟教授曾经说过,美国四分之三的投资人都不了解科技公司发展的原理,他们用老一套的估值模型为互联网企业进行定价,自然给出了不切实际的价格。
这也就形成了一个闭环:二级市场股价上升一级市场投入更多资金更多人利用互联网概念创业更多创业公司进入上市潮进一步推动二级市场股价。这个过程中,美国的降息和减税政策,也为这个飞轮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
简言之就是烧钱,大量的烧钱,以烧钱的模式来创造概念股。
在这个期间,索罗斯的反身性被极大地验证了,大多数人都说服了自己,因为人们总是觉得互联网企业就该是指数增长的,早期的亏损都是为了等待那个拐点。
那些很害怕错过上车机会的人,就变成了泡沫的助推手,这样的人现在才是主流,只有很少的人能始终保持自己的投资理念,比如巴菲特和芒格。巴菲特和芒格就没有说服自己,甚至为此背上了“不投资科技股”的帽子。
现在的互联网市值已经接近,明年就是在泡沫的,过后,泡沫就会破裂,如果碰到美联储加息,流动资金减少,对资产质量的要求突然提高。在这个时候,市场必须进化出新的估价模型,把成长型企业特有的问题考虑进去。
方大鹏:比如呢?实际上内心已经有些微微崩溃
唐飞越:比如,为了达到300的年增长,公司需要在补贴用户和投放广告上烧多少钱才合理?然后大家就会发现,几百家在股市上欣欣向荣的互联网公司,70以上的公司账面上现金为负,剩下的公司其现金流都撑不了一年,那么这个时候华尔街就会惊醒了,股价暴跌,创业公司难以在二级市场融到钱,倒闭潮就此开始。
所以我的结论是,互联网泡沫就在今明两年,造成这个泡沫的罪魁祸首是价值模式的失灵,而价值模型的失灵往往是商业模式的范式迁移带来的。
互联网当下的泡沫太多了,但是当这些泡沫都会被粉碎之后,五到十五年之内将会重新有一批世界级的互联网巨头崛起,而这个契机就在于中国。
方大鹏:听上去很了不起!这些是你对当今互联网行业的预言吗?你觉得中国将来会出现哪些世界级的互联网巨头?
唐飞越: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浅薄见解,可能会被方家见笑,了不起不敢当。互联网在我国现在只能说是起步阶段,现阶段国内网民只有30万,宽度费高,网速慢,被主流企业看轻这些都是事实。
但它的未来却是一片星光大道,是一片无限无垠的广阔蓝海,我预计中国未来将会有八亿到十亿的网民,所以即使现在仅有几家登录纳斯达克的门户网站,但这个市场体量远远没有达到极限,只是开发出冰山一角而已。
方大鹏:那你认为国内可以容纳几家互联网巨头?
唐飞越:未来的国内可以容纳三到五家互联网巨头,比如电子商务巨头,搜索引擎巨头,社交网络巨头等等,互联网的精神是共享和免费,核心是流量,本质是培养和挖掘用户习惯。
现在人们已经可以从互联网冲浪,浏览新闻和图片,未来可以听音乐,看影视剧,阅读电子,从电子商务网站购物,支付水电煤气费用,收看体育赛事,在线联玩网络游戏等等,相信再过十五年,互联网将彻底改变这个国家,改变这个社会。
……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