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站在山顶的诸葛亮看见,一位佩剑的将军站在陇西城的城楼上,张皇四顾。
此人头戴紫金冠,身披兽面吞的连环铠甲,外罩黑袍,腰系勒甲狮蛮带,手执上方宝剑。
孔明从火箭的光亮中遥望着他,在心里说:“此人大概是敌军首领?也许看出西门方向比较暗淡,那里没有火,适合突围。”
嗖,一支火箭从这位首领面前划过映亮了他的面容,他一举上方宝剑,对着城楼下的将士传令:“西门方向暗淡无光,说明那里没有放火,众将听令,朝西门撤退。”
顿时闻令的敌军将士们,向西门方向打马狂奔。
不久,几万的敌方骑兵冲到了西门,西边的城门紧闭,敌军陷入黑暗之中前方无比寂静,只有战马铁蹄践踏地面的震动声。
正当敌军准备打开城门逃出去之际,嗖嗖,几支火箭射来,战马的嘶鸣声响起轰隆,接近西门的地面塌陷地面成了巨坑,数万人马一齐向巨坑里坠落。
后面狂奔的骑兵来不及收缰,也随着战马冲入巨坑,
“中计了,中计了,吾等中计了。”后面没有落入巨坑的敌军暴吼着。
但最后面的敌军不明真相,仍打马狂奔而来,不断陷入巨坑中,当许多人明白中计了,便停止前进,向后狂退,又与冲上来的骑兵撞在一起,撞得人仰马翻,整支敌军队伍乱作一团。
终于,停止前进的敌军调转马头撤离原以为空虚的西门,岂料,还没有撤出几步黑暗中出现了绊马绳,敌军再度人仰马翻紧接着无数火箭,划破夜幕而来,射向无数血肉之躯。
中箭者四溅鲜血,一声声惨叫,直冲云霄,传扬到百里之外。
数万敌军死伤一大半,剩余的一小半人马如无头苍蝇乱撞。
敌军首领大声说:“北部城门应该空虚,诸位兄弟,往北城门出发,逃出这鬼城。”
轰轰隆隆,攻城而中计的骑兵只好向北城门逃窜,终于在北城门聚集了。
敌军首领见城门紧闭,便大喊:“打开城门一齐冲出去。”
谁知,敌军再次中计了,城门一开,原本从城内撤出的守军一哄杀出,以多击寡耀武扬威地大喊:“杀杀,杀……”
喊杀声起两军混战一团,金戈长枪铿锵冲杀,枭雄铁马,怒吼长嘶,一支支火箭,射入肉体,一蓬蓬火焰,燃烧鲜血,一声声惨嚎,此起彼伏。
这就是诸葛亮在童年时亲眼目睹的无比惨烈的战争。
两军混战不久,东边天际,泛起了一缕缕晨曦,霞光照亮陇西城,时间竟到了破晓时分。
陇西城里,城外,尸积成山,血流成河。
在这场战争中,一方攻城,另一方守城,在诸葛亮看来,谁胜谁负,已不重要了,他无须关心,他所认知的是战争残酷,人类必须消灭战争。
然而,敌人侵略你,你不反攻敌人,又如何能消灭战争?如此看来,战争是消灭战争的手段。
这是人类的无奈。
天亮的时候,诸葛亮和他的兄长,在夏侯恩等一帮将士的保护下,从山上走下来,坐上马车,奔驰了一整天,于黄昏时分,回到琅琊郡的家中,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从这次暗中观战中,他收获一种情感,那就是他既痛恨战争,却又觉得不得不适应战争同时,他收获了许多智慧,即看到了兵书上的计谋在实战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就这一战而言,有火攻之计,有透敌之计,有挖坑之计,有使用绊马绳之计等等,这使他加深了对兵法的理解。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