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叶薇从小到大,已经听过很多次这样的争吵了。她爸爸一向偏心,她是知道的,只要是大伯和叔叔、姑姑家的事情,就都来找他们家,基本上都是借钱,其实,他们家是最穷的。

叶东帆特别护着他们叶家的人,自己没钱都要让吴红英把钱给他们,叔叔家基本上还好,因为三婶儿郑小雨经常攒钱,可是大伯和姑姑就是经常来要钱,吴红英怎么劝,叶东帆都不听。但是,吴家要是有什么事情,叶东帆就非常不高兴,根本不愿意多管。

后来,叶东民家里通过关系,分了一套廉租房,在二十八楼,要封阳台,又找叶东帆家借了五千块钱,等叶东民退休,才一个月还一千。叶东民来还钱时,还偷偷摸摸的,生怕被别人看见。

这次,叶海康找的老婆周亚琼,叶薇倒是在结婚前就见过两次,听说在一个大公司里做销售,特别会赚钱,自己还买了一套房子,正好叶海康没钱买房,两个人也有住的地方。

叶薇刚开始找工作时,总是碰壁,叶海康就想让叶薇到周亚琼的公司去,叶薇那个时候抑郁症经常发作,不喜欢这样的工作,离家又远,上班太不方便了,说什么都不愿意去。而且,叶薇从心底里就觉得叶海康不是一个靠得住的人。

他们的婚礼在正月十五,刚好是元宵。叶薇中午自己在家里买了几个汤圆来吃了,下午就去吃酒席。

叶薇每年都专门去离家很远的大超市买汤圆吃,因为口味很多,可以慢慢地挑选,每年都可以品尝到不同口味的汤圆,不用总是吃花生、豆沙、桂花那样常见的口味。但是,叶东帆很有意见。他不喜欢吃那些奇奇怪怪的口味,什么水果味呀,鲜花味呀,都不好吃,他就喜欢吃很甜很甜的。叶薇就是不喜欢吃太甜的东西,反正每年的汤圆都是她去买的,父母对这个都不是很在意,只是尝一尝,所以,她就按照她想吃的来买。

每到元宵节的时候,叶薇总会想起那年大家在一起猜谜的情形。

学校一向就是早早地开了学,等到元宵节的时候,都上了一个多星期的课了。有一年的元宵,学校为了配合校庆,突然推出了一个猜谜的活动,因此,那一年的元宵,要比往年热闹得多。

说起猜谜,叶薇还是挺感兴趣的。反正天天在教室里搞学习,想着怎么提高分数,再这样下去,整个人都要发霉了。

“你确定你要去猜谜?”贝蕾显然不太乐意,“你猜得出来吗?”

叶薇放下手中的笔,说道:“不去试试怎么知道?这么多的谜语,总还是有几个简单的吧?应该不至于一个都猜不出来。”

“也是。”盛如云点点头,“反正只是去看看嘛,也不一定非要去猜。要是连我们这个文科的实验班都猜不出来的谜语,其他人估计也猜不出来了。”

叶薇提议:“哎,我们叫上胡敏言吧,她特别聪明,说不定还能帮我们想一想。”

“嗯嗯,”盛如云表示赞成,“她一天到晚基本上都不出教室的,本来身体就不好,还是出去走走比较好一些。”

“算了吧,”贝蕾翻翻白眼,“你们还知道她身体不好呀,三天两头往医院跑,这样的人,就算考上了好的大学,也不一定有这个命去读。”

“贝蕾,”叶薇有些不高兴,“不要这么说,她身体虽然不好,也不见得太差。只要多注意一些,不会有问题的。她好歹是我们的同学,你这样说她就不好了。”

贝蕾本来不太想去的,但是叶薇和盛如云都想去看看,她就只好跟过去了。

学校主干道两旁全部拉起了绳子,上面悬挂着各种各样颜色和图形的纸片,每一张纸片上都有一个谜语。

盛如云手上拉扯着一张纸片,念着上面的字:“铁公鸡,打一成语。”

叶薇脱口而出:“一毛不拔。”

贝蕾也扯过一张纸片,说道:“你猜猜这个。陕西人十分好,打一字。”

盛如云歪着脑袋想了想,不太明白,说道:“我猜不出来,什么呀?”

叶薇不是很确定,但是还是说了出来:“应该是附近的附吧。”

“那你再猜猜这个。”贝蕾又开始念了,“固若金汤,打河北一地名。”

盛如云又开始想了,嘴里说着:“河北的地名,除了石家庄,还有承德、秦皇岛……”

“保定。”叶薇小声说了一句。“没错吧?”

贝蕾知道叶薇比她会猜谜,就不再问了,而是自己便走边看。她依次看过去,什么“盲人摸象,打一成语”啦,什么“僧穿彩衣,打水浒传人物绰号”啦,她看了一圈,硬是没有自己能猜出来的。早知道就不和她们一起来了,本来就不喜欢这些,来了干瞪眼。

另一边,叶薇和盛如云倒是越来越感兴趣,一边走,一边猜,挨个看上面的谜面。

盛如云指着一张纸上的谜面,说道:“这个,一去无音讯,打一字。”

叶薇想也没有多想,说道:“查。”

盛如云睁大了眼睛,简直是不敢相信,问道:“叶薇,你怎么什么都猜得出来呀?”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