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摸着自已的白胡子思索了一会,说道:“华某医术浅簿,不知小友所说之事是否属实,顾不敢从也?”
我呵呵一笑,接着说:“元化先生之能实乃我大汉之先驱者也,先生定是有大能之人,只是先生缺乏探知罢了,先生可听闻,麻雀虽小五脏齐全呼?”
华佗沉思了起来。历史上记载华佗对人体结构很是痴迷,甚至有违天下之大不敬,去做过偷尸贼的行当。而且他还发明了“麻沸散”,只是很多事情他不能想,更多的是不敢去想,也不敢去实践。因为这个时代的观念不允许,这让错失了很多很多可以让医理更进一步的机会。有时候你不去做,就永远停留在凭空猜测之中?靠着自已想像和猜测是无法达到世人认可的,你必须要拿出证据来说服别人相信你的观点。但是这个证据怎么拿?你可不敢说你去解剖人体了吧?那是对死者的大不敬,分分钟是要被判个十年八年的都算轻的了?还有世俗的漫骂,成功了还好,不成功这辈子就这样含恨了!
而且曹操是犯有头风病的,如果华佗能成功的实施手术,对以后曹操而言就解决了一个后顾之忧。所以必须要想办法让华佗开始接受手术,但首先还是要把人拐走,再给你条件研究实践,相信以他的能力定会有所突破的。想到这我接着引诱道:“先生医术为小医,只观体外之病,吾有大医之术,不知先生可有兴趣呼?”
“哦?不知小友所说大医之术所为何术呼?老夫从未耳闻?可否告知一二?”华佗来了兴趣问道。
看来鱼饵还不够,还要加一把火。我接着说:“吾之岳父乃蔡邕蔡伯喈也,先生先前也看到在下的马车了,可知马车内是何物呼?”
华佗双手抱拳道:“愿闻其祥!”
“呵呵,元化先生,在下车上是吾岳父大人的所有藏书,当然包括一部份他收藏的医书等,应有尽有,不知先生可否有兴趣一观呼?”我笑着问。
华佗抬起头,笑笑说:“能观上蔡伯喈的藏书乃是天下所有爱书之人的夙愿,如若小友愿意,老夫定当感激,如若小友不愿,那就是老夫无缘矣!”
还不够啊!火不够旺!我接着说:“当然乐意给元化先生一观也,医书在在下这必起不到什么用途,但在元化先生手中定是救世之仙方也。”
华佗呵呵笑起来,一抱拳说:“那就多谢小友成人之美了!”
“那一会,在下就派人给元化先生取来,让先生细细观之!”我抱拳说。
“有劳了,多谢多谢!”华佗一抱拳笑着说。
我站起来,走了几步,悠悠地说:“商某在西洋之时,曾有听闻,人体分为外科病和内科病,外科病为可视病情,以望、闻之术可查明之,内科病为问、切为主。外科之病可以擦药、敷药、口服皆有效果。但内科之病因为看不到内部情况却很难做到对症下药,量大了伤身,量小了起不到应有之效果,往往因错过了最佳时机,要么药量不足等缺点,要么药效还没起作用之时,病人就病入膏肓呼,故而很难得到有效的医治。西洋之医却可治内科之病,他们把人体剖开对内部进行切除、敷药等手段进行医治,只是每逢在医治过程中,病人多半都被疼痛折磨的无法忍受,或是失血过多,往往在施救过程中已气绝身亡,生存者缪缪数人也。如若能有办法让病人在施救手术过程中不知痛楚,那就可以中西结合,我大汉就可完全攻破这内科之病难关也!”
华佗的弟子听得心惊胆战,而华佗却稳如泰山。只见华佗突然站起来,小跑进了屋子,半响又小跑了出来,抱着个东西出来,放在桌子上,我知道这就是“麻沸散”。但却装着不知所云地问道:“元化先生,这是何物呼?”
华佗笑呵呵地摸着胡子回答道:“此物名曰“麻沸药”,是老夫在山中研制出来的,使用后会让人暂时失去知觉,有了这东西,不知小友所说这内科之术,可否施展呼?”
戏还是要演足的,我睁大眼睛说道:“元化先生乃世之奇才也!”启银qiyinxs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