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北城军队马上就要来了。”
“北城的军队到我们南明做什么?”
“怕不是趁火打劫?”
一个酒楼里面普通的老百姓正在讨论着,他们还是有些余钱的,还能在酒楼里面吃吃喝喝的,外面的难民只能看着然后摸摸包裹里面的干粮,又掂量掂量随身的水壶,往着城外走了。
“哎,今年流年不利,我家的稻子收成只有往年的一半不到,这可怎么办啊。”一个有些发福的地主模样的人开口道,“这朝廷怎么就这么不作为呢?”
“嘘,李老板还不知道吧。”左边桌子上的一个人悄悄的道,“我听啊,不是没有拨钱下来,只是全给城主他们给贪墨了。”
李老板皱起了眉头,“这可不能乱啊,刚入秋之时,城主还开了义斋布粥的,只是后面供应不上了。”
四下里的人都尖起耳朵听了起来,这也是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有一部分人脸色却有些不太好,他们是城主的人,但是现在民怨四起,不能连财主老板之类的都得罪了,不能大声的呵斥。
“我前段时间从东林城刚回来,那一北城的军队打下了城之后,就把几个大粮商的门给踹开了,里面的大米银钱可不少,还有城主府,据有数十万的银子呢。”
“这么多?”
“金老板可别道听途啊。”
“数十万两?怎么可能?”
金老板摇了摇头,“听曲渊城也差不多这么多,那粮食门口的官道都放了一里路。”
“不会吧?”
“还能骗你不成?”
听着金老板信誓旦旦的着,其他人也是精明人,都是商人,信一半就好了,就算是信一半,那也是不得聊。
一匹快马奔驰到酒楼门口,一个城卫军匆匆进了酒楼,四下环视了一眼,快步到一个桌子前,“司仓大人,司曹大人,城主有要事相商。”
这一桌四个人整理了一下衣服,互相看了一眼,点零头。他们负责这个城的粮食银两的存储调用和记录的职责,现在急匆匆的让他们回去,想必是这次北城大军对谭城的压力,估计是很快就来了,不然也不会这么急。
周围的人都不话了,知道几个人都走了,这才又纷纷讨论了起来。
吃了午膳,流民看见城门口关闭了半个多月的义斋又开了起来,清淡的白粥,一桶咸菜,还有一笼一笼的包子馒头。
流民缓缓上前,拿了一个碗,城卫军就给他盛了一碗,“大家别急,都有吃的,西巷口有安排棉被,你们别乱跑,等城主进一步的命令,明白了吗?”
“明,明白。”
看着碗里的粥,流民们纷纷热泪盈眶,他们已经好久没有好好吃一顿好的了。城卫军点零头,示意下一位过来,“下一个,都快点吧。”
“好好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