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幻,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人活一世,终究还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无论是金钱财富也好,功名权力也罢,不过都是像梦幻泡影和晨露闪电一样稍纵即逝。
可世间的人们往往看不透这个本质,为了财富和权力争得你死我活,甚至付出生命。
那怕是佛门清修的子弟,也难免被世俗所污染。
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就曾有一起以佛教为笼络工具而爆发的宗教性质起义。
这场起义发生在咸康三年公元337年丁酉的夏天。
在讲解之前有必要提一下,当时后赵的皇帝叫石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但是石虎虽然残暴,却对佛教很恭敬,当时后赵国内大多数官员和百姓都比较推崇佛教文化。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奇特的现象,那完全是受后赵国内的一位域外高僧影响。
这个得道的高僧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佛图澄大师。
佛图澄大师是西域龟兹人士,从九岁就开始出家,后来曾两度跋涉到罽宾国中亚古国,位于今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开伯尔山口附近学习佛法,深得佛法造诣,后来在永嘉年间来到中原,却因为战乱最后投奔了羯族人石勒。
当时的石勒还没有当上皇帝,但是却对这位域外高僧格外尊敬,而也因为石勒的知遇之恩,佛图澄大师便永远的留在了这里。
当然,后赵大肆奉行佛文化,除了看重佛图澄大师的得道高僧身份之外,还因为佛图澄大师有着诸多让人惊艳的技能。
比如说:预言!!!
当年佛图澄大师就曾为出兵攻打刘曜的石勒算过战局结果,他预料石勒此战必然能击败刘曜,结果真的应验,从此之外,石勒对佛图澄大师更加敬仰。
石勒死后,他的侄儿石虎字季龙即位,摄于对佛图澄大师神一般预言的迷信,石虎对他更加的崇拜,为了照顾好这位大师,石虎派司空李农每天去问候,同时还设立五天一次的朝谒,要求太子和其他的王公都必须参加。
除了对官员和家人的严格要求之外,石虎还在后赵国内推行佛文化,很多老百姓争着抢着去剃头当和尚,表面看起来像是在崇拜偶像一样,实际上却是为了逃避繁重的赋税徭役而想的绝佳办法。
国内如此盛行佛教文化,自然也就会出现钻营投机的不法分子。
咸康三年公元337年丁酉盛夏。
一个名叫李子杨的青年和尚,聚集了一大批的信徒来到杜南山,表面上是在传扬佛法文化,实际上搞得却是蛊惑和煽动。
蛊惑谁?那自然是什么都不懂的老百姓。
煽动谁?那肯定还是什么都不懂的老百姓。
无论在何时何地,何朝何代,老百姓都是最容易被利用的群体。
李子杨不是他的真名,他的真实姓名叫侯子光,来自西域安定位于今甘肃定西市境内,这个年轻人之所以改名换姓来到中原,那绝对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的。
当时的侯子光年纪刚过二十,长得那叫一个帅晋书记载:弱冠美姿仪,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侯子光还有一个让人更加震惊的身份。
佛太子!!!文学大enxuea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