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周一早上阳蕊收到一封来自移民与关卡局的信,阳蕊打开扫了一眼,看到“regret”这个词,心就凉了大半。再仔细一看,得,又是拒信,这已经是她第三次收到PR(新加坡永久居民)申请的拒信了。

在新加坡长期生活的外国人,大都避不开申请PR这一关,倒不一定是为了移民或福利,而是大部分人持有的是工作准证,其弊端在于,如果辞职或被解雇、裁员,准证也将随即割掉,如果在准证割掉后一个月以内找不到新的工作,就只能离开新加坡。这还只是其一。其二,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一样,新加坡政府的政策非常保护本国人,每家企业聘请外国人不但有quota(名额限制),雇主在申请新外籍员工就业准证前,还必须在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管理的工作信息库中,刊登至少14天招聘广告,向新加坡人开放,优先考虑新加坡公民和PR。更有些工作,明确表示只招收新加坡公民和PR。这使得外国人不但在工作中充满了危机感和约束感,在就业市场上也处于劣势。

也正是因此,PR申请成了刚需。据说早些年在新加坡拿PR非常容易,2010年以前,像阳蕊这样公立大学毕业的外籍学生,毕业时甚至会直接收到PR邀请信,悦姐就是当时政策的受益人,找到工作就相当于拿到PR了。但此后政策一步步收紧,到阳蕊毕业的13年,不但连PR邀请信的影子也没见着,到如今工作都5年了,还是连连被拒。在阳蕊身边,有许多和她一样来新加坡读研究生、博士生,工作了六七年的朋友,也都没拿到PR。

网上很多人都说,申请新加坡PR是一门“玄学”,因为没有一套像澳洲、加拿大一样明晰的打分系统,从网上汇总的成功案例来看,除了土豪们的投资移民,也没有相对稳定、统一的通过标准,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过不过大概看移民官那天心情如何吧。

但阳蕊经过多年研究,觉得标准是有的,但是要以是否能真正融入新加坡作为大前提,通过综合考量进行横向、纵向比较。例如,有不少人高学历、高收入但被拒了,但有很多理工学院毕业(相当于大专文凭),收入两千多的却申请成功。光看表面,可能会得出学历和收入与申请成功率不成正比的结论,但事实上这背后最重要的信息被忽略了。那就是理工学院的学历虽然不高,但很多是通过本地教育考试体系进入理工学院的,最起码实打实地接受过本地教育三年,与新加坡社会融入程度高,而高学历人群有的是在其他国家获得的学历,有的跟阳蕊似的只在新加坡上过一到两年硕士,再加上相对理工学院毕业生,他们更加有能力以新加坡为跳板,去到其他国家继续深造或就业,流动性较大。说句不好听的,可能前脚刚给他们发PR,后脚人家就回国或去欧美澳了。

当然,并不是说高学历倒成申请不成功的原罪了,把同是高学历、高收入的人群做横向比较的话,相信在新加坡呆的时间越久,参加的社会活动越多,从事的行业越是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甚至稀缺的,越容易成功。而纵向比较的话,每年的移民政策是最为重要的,例如有人分析,大选前政策就会收紧,以迎合本地人希望减少外来人口的需求。除此之外,同一个申请人,如果能提供新的、有利于申请的材料,例如升职加薪、买房置业等,相信成功率相对上一次也能有所提高。

不过阳蕊虽然分析起来一套一套的,也知道自己虽然是本地硕士学历,但只读了一年就毕业了,虽然从事教育行业,但也不是政府学校的老师,再加上收入微薄、单身未婚、无产无业,条件实在一般,但她还是不断地申请,期望自己能撞大运。事实证明,撞大运就是撞南墙,头破血流终不悔。

还记得第一次收到拒信的时候,阳蕊难过得要死,觉得特别漂泊无依、前途渺茫,甚至埋怨新加坡为什么这样排外。但后来她想通了,任何国家、城市都要先考虑自己人的福祉和感受,再包容与接纳外来人口。不要说申请一个国家的PR了,就是外地人想要拿到北京上海的户口也是难于上青天的。既然享受在国外或大城市生活、工作的好处,就也得坦然接受随之而来的困难和挑战。这是选择做异乡人的时候,就应该做好的心理准备,否则不如趁早回到自己的家乡,过安稳的生活。

当天晚上,阳蕊就发烧了,39度的高烧,还全身酸痛无力。都说人生病时内心也会特别脆弱,阳蕊平时很少会主动给Jacob发信息,但这一刻她就想听听他的声音。可Jacob始终没有接听,只留下一声声重复的邀请铃声作为回应。

阳蕊关掉音频邀请,感到悲从中来。不是不能忍受病痛的折磨,也不是矫情于对方不接电话,而是发现当她遭遇痛苦和疾病的时候,在这遥远的异乡,她始终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