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据魏崇了解,顾言是五年前出现在唐氏的,帮唐冽处理外交、民生等各项事务。

当时沈荣刚捣了唐氏的大本营——夔州,唐继宗和唐冽父子率一万余残部辗转流落建海一代,一直退到首稽才勉强停住脚——不停也不行了,再退得集体跳海了。

按说唐氏落魄,不踩一脚就是好的,谁来帮忙都是蹚浑水,弄不好就要溅一身泥点子;偏偏就在这个时候,顾言却从天而降,帮助唐冽与当地部族结盟,很快就站稳了脚跟。

第二年在顾言的主张和帮助下,唐氏又与建海诸军、以及长业当地后来崛起反抗沈荣的七支义军结盟,这就是后来二十八部盟军的雏形。

顾言在唐氏,为公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日常生活也极为简单,之前一直都是一个人,唐冽想给他分几个奴仆奴婢也都被拒绝了,最后只留了个伙头军帮自己做做饭。辰国建国后,他收留了一个孤儿在身边,帮自己打打杂,也教孩子读书识字。

随着唐氏风头渐起,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这个老人,其中不乏有想来挖唐冽墙角的。但这个人就是,似乎没有什么欲望和弱点,你也很难抓到他的把柄。

之前魏崇也听说过顾言的大名,当时只是觉得,唐冽能得到顾言,真的是踩了天大的狗屎运;现在再一想顾言从天而降的时间点,忍不住觉得分外诡异。

***

顾言笑了笑,也不讳言:“老朽是受故人推荐,前来辅佐陛下。”

“故人?”这回答倒是大出魏崇意外。朝中没有人不知道,顾言从不与人交恶,但与所有人的关系也都是泛泛之交点头即止,孤僻得非常有格调。这也是魏崇非常不能理解唐冽为什么要难为顾言之所在——这么一个纯臣,不结党不营私,你还不重用,你头壳坏掉了?

顾言笑而不言。

魏崇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先生在朝中,从未与人往从过密。崇也不知,这朝中有堪与先生相交之人。”怎么想顾言都跟仙女儿似的,配给现在朝中哪个混小子都让人心有不甘——包括他魏崇自己。

顾言笑了,这孩子彩虹屁倒是吹得山响:“十王对这朝中之人,又了解多少呢?”

这话倒是给魏崇问蒙了——他,还真是,不怎么了解这朝中之人。

顾言笑道:“国事的本质,不过是人事,正如古人所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懂了人,这国事的一大部分,已经在王爷胸中了。”

魏崇点头,表示受教。

顾言问:“那十王可知,若欲得人和,提纲挈领的关键是什么?”

***

人和的关键?魏崇思忖再三:“粮?”他收下很多兵士都是穷苦百姓出身,造反纯粹是生活所迫。这次放归,也是原明山军占了大部分,大家都不想打仗,更愿意回家去种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