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毕竟是知县……”
“嘁,知县是他老子,又不是他!就算是知县相公,又怎能跟端方兄这样的太学生比了?”
“噢……”
赵国栋这下彻底震惊于太学生的的巨大能量了,居然连知县都比不了……
很快,二人到达了翠鲜楼。这楼一看就远比周遭其他的店铺楼阁要上了一个档次,无论是从高度、宽窄、装饰数量,还是人流量,乃至于楼柱子上漆的新旧程度,都与周围的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汪理指着楼外牌匾上的“翠鲜楼”三个飘逸的大字,无不炫耀地说道:“这幅牌匾可是苏君当年游历到莱芜时,留下的真迹!”
赵国栋一歪头:“苏君?哪个?”
他想了想,在北宋,姓苏,很有名的……
“苏东坡?”赵国栋脱口而出。
汪理听了哈哈大笑,摇头道:“非也非也,此苏君非彼苏君也!”
“那是……”
汪理笑了笑,解释道:“不过端方兄说得也不算完全错,此人虽非东坡先生,但却与东坡先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极为密切的关联……也姓苏……”赵国栋回忆了一下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内容,试探道:“难道是三苏之中的苏洵或者苏辙?”
“哈哈哈哈!”汪理啪地打开折扇,称赞道:“不愧是太学门生的端方兄,学识就是渊博。这翠鲜楼的题字者,正是东坡先生的父亲,苏洵苏明允呀!”
赵国栋汗颜,心说要不是中学语文课本学过这个,那自己还真要露怯了!
“当年苏君年少时,不好读书,却效仿李太白之侠行,四处游历。见识了不少名山大川、雄秀奇美,其中便有这莱芜的好风光!据这翠鲜楼的东家说,当年这翠鲜楼便已存在了,那时候还是他爷爷当家,而翠鲜楼也不过就是一间简陋的小酒肆。苏君到这里饮酒,饮至半酣,却忽然发现忘记了带酒钱!他爷爷便说,你既然无钱,那便留下来做活以抵酒钱吧!你猜苏君怎么说?”
赵国栋想了想,又看了看,笑答:“那定是与这幅字迹有关了!是苏君拿这幅字来抵债了是吧?”
汪理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是,也不是!”
“哦,愿闻其详!”
汪理便解释道:“当时苏君言道,吾书香门第,怎可屈尊做这下等人活计?东家爷爷便说,那也好说,看你是个读书人,便写上几个字来,给我这酒肆作牌匾如何?却不想当时的苏君还远没有后来的文采,写出的字歪歪扭扭,甚至不如初学会写字的童子。最后无奈之下,只得屈身做了这酒肆一个月的伙计!”
赵国栋便问:“那这幅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那是自此事之后,苏君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耻为鉴。从这里离开后,便回家乡开始苦读,钻研学问,终有所成!而为了感谢当初这一激励他的际遇,所以在功成名就之后,特意再次回到莱芜,写了此匾,赠与了翠鲜楼!”
“哦!”赵国栋点点头,“原来还有这样一段佳话!”
二人又观摩了一番苏洵的字迹后,才进入楼中。等待他的,将是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文人学子的世界,他又会面临怎样的考验呢?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