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应该是除了李馆长以外,全心源最有资历最有专业性的四个人了。

而那一场比赛,张玄输给许铅华。

比分是令人震惊的:2比44。

之后很久很久,张玄一直晚上做梦都梦到那些画面。

每当张玄前腿横踢进攻,许铅华就回旋踢反击。

只要张玄后腿横踢进攻,许铅华就是前腿下劈迎击。

凡是假动作,许铅华都没有反应;只要是真的动作,许铅华立马给出毫无保留的迎击。

对手像一台计算精密的仪器,而自己就像一个小丑,每一次进攻都徒劳无功,每一次对手进攻都无可闪避。

当再想到,对手去年仅仅是第八名的时候。

张玄觉得真正的跆拳道世界距离自己很远很远。

而再想到,在城中馆他是毫无争议的第一的时候,又不得不开始怀疑自己敬爱的尊师姜哲瀚的水平。

那天的选拔赛,也由于张玄的首场失利,整个心源城中馆的选手心态爆炸,大部分选拔都落败。

姜哲瀚也倍感脸上无光。

当年各个学校没有参与到比赛之中,道馆是唯一的报名单位,输了选拔赛便意味着无法参加比赛。

那一年还增加了甲乙合并组男女混合团体赛,每个道馆参赛4男1女,女的不限制体重;而男子四人总体重之和不超过一个固定数。

姜哲瀚最后为张玄争取到了一个团体赛的名额。那一届比赛,李奇俊、朱丽丽、许铅华、乔一峰和张玄参加了团体赛。

许铅华就是黑西装和白衬衫提到过的阿华,李奇俊口中的那个三连最佳技术奖,心源道馆最辉煌年代里最耀眼的那颗明珠。

也是因为那次团体赛,张玄有机会跟几位总部的同门一起集训。

在一次训练以后,许铅华告诉了张玄。

其实他们之间肯定没有40分的差距。

是那一早上的训练,许铅华基本摸透了张玄所有的技战术。

许铅华还记下了张玄每一个动作的预动。

所谓预动就是在搏击选手做出动作之前身体会做出的前置动作,可以理解成游戏里的“前摇”。

越是优秀的选手,“前摇”越小,动作也就越隐蔽。

而姜哲瀚平时的训练很严格,张玄的预动已经很小了。但许铅华就是有这种能力捕捉并且记录下这一切。

也就是因为这样,之后张玄自己带学生,再也不在公开场地进行热身训练。

并且经过多年的练习和执教,现在的张玄也渐渐的掌握了看预动判断的能力。

那年组队集训中,张玄有一次终于憋不住问了个问题。

许铅华已经这个水平了,为什么前一年的比赛居然只有第八。

乔一峰对此的解释简单直接——黑哨。

师叔李奇俊给出的说法类似——因为跆拳道才进国内没几年,裁判队伍不是很专业。

许铅华的回答谦虚的多——靠人打分总有偏差,他需要把动作磨炼的更加容易被裁判“识别”。

后来许铅华确实也做到了,让裁判可以轻松“识别”他的得分,连续三年的冠军,裁判也直接把他识别为最佳技术奖。

甚至还提出了“识别流”的战术,这一流派里,许铅华不一定是开山鼻祖,但绝对是发扬光大者。

“识别流”战术用许铅华的话说就是大幅度提醒裁判“我踢到了”。

运用在比赛中,就是一腿踢完,那种可上可不上的分,他就开始大呼小叫的庆祝。

一方面给对手压力,一方面让裁判觉得庆祝成这样基本应该是得分了。

这种战术最早韩国选手也常使用,踢完一腿以后振臂高呼。

但到许铅华这里,已经发展为张开手臂绕场飞机跑,亲吻地面,李金羽式弯弓射大雕,贝贝托式跑到场地角上跳摇篮舞等等……

基本上足球篮球场上什么庆祝动作流行,他就用什么动作。

这种简单有效的心理暗示很快就传播开来,越来越多人使用这种套路。

也就是黑西装和白衬衫提到的“当年的你们!”

虽然也偶尔吃到警告,但总体来说收益比较大。

这种战术随着规则的改变后来渐渐少了,电子计分系统的应用直接让这种战术彻底消失。

而这些,已经是许铅华三连冠之后很多年发生的事了。

……

很快,穆春对钱子良的比赛就要开始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